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這是無可厚非的,特別是在一個應試教育的年代,分數就是一切。高考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高考中得利的那批學生,能夠進入一個好大學進行深造,畢業前景那是不容小覷的;但相反,那些高考中沒有發揮好 的考生,不但會遭到周圍人的冷眼相對,甚至還要花三四年的時間去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大學讀書。
但是,孩子成績好就只是孩子的問題嗎?難道家長和教師沒有一點責任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老師更是學生高考路上的引導者,兩者的重要性都不得而知。但是偏偏有的學生就是省心,班主任很喜歡,老師也很愿意教他們。反而一些學生成長在家長的溺愛之中,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班主任都不愿意教。
所以說,在孩子進入學校學習之前,家長就應該做好以下工作,幫孩子養成以下三種好習慣。不然人家有的班主任都明確表態,要是孩子連最基本的以下三點都做不到,根本就不想教,這樣的學生很多老師都不會樂意教學。所以,家長們,考生們,對比一下自己的孩子,自己有沒有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點:
第二點:
第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