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王重陽在華山論劍中那么賣力,主要是為了奪取九陰真經,然后在武學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可事實并非如此。
王重陽得到了九陰真經是怎么處理的?
王重陽拿到九陰真經以后,隨手翻閱了幾頁之后,便感到里面所載武功,均過于陰毒。王重陽是個磊落的人,里面的武功他是不屑于練的。所以,他便把經書放在蒲團底當坐墊用了。12博的網址是多少
期間,王重陽曾萌生過一個念頭:毀掉九陰真經,免得天下人再為惦記它而爭得頭破血流。辦法是個好辦法,但是王重陽最終并沒那么做,原因是他不想讓這部武學巨著,毀在他的手里。也就是說,王重陽不想背這個罵名。
當然,以上這一些,都是我們在書本或電視劇中,所看到的表象。在外人看來,王重陽很了不起,武功天下第一,得到九陰真經都不去練里面的武功,這樣的人不做第一誰還有資格?
贊王重陽的話不止在江湖中流行,很多讀者對王重陽的印象也是跟著書本內容走的。王重陽抗金義舉讓人敬佩,武功天下第一,奪九陰真經是為了免除武林爭斗。王重陽盡做好事,武林中該成立個專門的機構,為他頒發一個獎章。
其實,王重陽武功再高,他再被人仰慕,終究也還是個凡人。
說王重陽不屑練九陰真經,那古墓石壁上留下的那段九陰真經是怎么回事?難道是王重陽鐘愛書法,故意在林朝英死后,跑到古墓中大秀書法來的?
說到底,王重陽終究還是一個有些虛偽的人。
王重陽得到九陰真經而不練,首先讓外界的人以為,九陰真經中所載武功,一定不及王重陽本家武功;第二,王重陽不練九陰真經,那是他對自己實力的一種自信;第三,王重陽想告訴外界,九陰真經真沒有傳說中那么神,大家都別惦記了,目的是避免自己死后,有人來找全真教麻煩。
事實上,王重陽不練九陰真經的真實原因是這樣的。
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后,王重陽活了一年多時間就去世了。一個修道的人,對自己身體狀況還是很了解的。他一個將死之人,練九陰真經還有什么用呢?他已經是武功天下第一了,可他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縱使自己武功再高再強,自己也終有老去的那一天。就算他武功再高,四絕聯手都打不贏他,他也做不到長生不老,這又有什么意義呢?
金庸寫書就很有意思,對于這一點王重陽看懂了,但他在書本就沒有明確表達出來,而是通過王重陽的師弟周伯通,來將這個信息傳遞給讀者的。
周伯通說,武功再高的人,不及長壽。他還特意舉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書寫九陰真經的黃蓉很了不起,他為了報仇成為了絕頂高手,可等到他有報仇的實力時才發現,他的仇人居然都老死了。一個人,就算你武功不高,只要你夠長壽,能親耳聽到你的仇人的死訊,這就足夠了。對此,境界比周伯通高出許多的王重陽,豈有不知之理?
可惜的是,王重陽身為一代武學宗師,武林中武功最強者,卻比四絕早死了幾十年。這就是他對九陰真經置之不理的主要原因。一個將死之人,練再厲害的武功,也不能做到長生不老,練之又有什么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