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晉滅亡后,中華歷史分成了南北方各自不同的發展軌跡,而南方漢民族所形成的五朝,和北方由各胡族建立的政權,也一直都各自去努力確立自己的“正統”位置。南方東晉、宋、齊、梁和陳五朝不必多說,有“正朔相承”的天然“正統性”,這個不去多談。超級通
北朝自北魏起承繼五胡十六國,為胡漢融合的朝代。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并分別由北齊及北周取代。最后北周形成團結的貴族關隴集團,得以攻滅因政治混亂而衰退的北齊,而漢族也逐漸成為北周軍隊的主力,逐漸占據統治地位及主體,取代鮮卑貴族,也為后來的楊堅建隋打好了基礎。
從承前朝的角度,南方更正統,為什么南北都是正統的呢?因為隋朝和唐朝,隋朝統一了中國,毫無疑問是一個正統王朝,但隋是北朝的,我們都知道楊堅以隋代北周,唐李淵也是從北方起兵。為了解決正統問題,唐朝編撰南北朝歷史,以“中庸”思想,即南北都是正統。元朝在編撰宋遼金史的時候,也借鑒了唐朝的思想,即宋遼金都是正統。
馬光認為隋唐的正統性并不來源于北朝,而是隋兼并了南朝陳,承繼了南朝陳的正統。但是,司馬溫公的觀點,并沒有徹底扭轉后人對北朝正統性的看法,也許是其理由并沒有那么說服力。而從后人將這段時期并稱為南北朝,表明了南北朝都獲得了后世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