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學習(三)
2.取卦爻辭中常見的主要的兩字為卦名,有四卦.
同人 (初九,六二,九五,上九均有同人字)
無妄 (初九,六三,九五,上九均有無妄字)
明夷 (初九,六二,九三,六四,六五均有明夷字)
歸妹 (初九,六三,九四,六五均有歸妹字)
3.取卦爻辭中常見的主要的一個字再加上一字為卦名,有三卦.
噬嗑 (噬字在六二,六三,九四,六五中出現,外加一“嗑”字而成.)
大壯 (壯字在初九,九三,九四中出現,外加一“大”字而成.)
小過 (過字在六二,九三,九四,上六中出現,外加一“小”字而成.)
4.取卦爻辭中事物為卦名,有一卦:大畜,爻辭中出現馬、牛、豕等大的家畜,所以稱“大畜”.
5.取卦爻辭中常見的主要的兩個字及內容之事物為卦名,有兩卦:
家人 (九三,家人哠哠;此外,初九中“閑有家”,六二中“在中饋”,九三中“婦人嘻嘻”,六四中“富家大吉”,九五中“王假有家”等均與“家人”有關.)
未濟 (六三,未濟征兇;此外,“小狐汔濟濡其尾”,初六中“濡其尾”,九二中“曳其輪”,上九中“濡其首”都與“未濟”有關.)
6.取卦爻辭中常見的主要之事物而外增加一個字為卦名,有兩卦:
大過 (上六,過步減頂,有“過”字;而九二中“老夫得其女妻”,九五中“老婦得其士夫”,都屬于過分之事,所以“過”字加上“大”字而成卦名.)
既濟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上六,“濡其首”與“濟”有關,加“既”字成卦名.六四,“繻有衣枷”與“既濟”相關.)
六.卦序
所謂卦序是指六十四卦的排序.
<易經>卦序不只一種,目前可以詳細了解的有兩種:通行本和馬王堆漢墓帛書本.
▲ .通行本卦序如下(朱熹<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恒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通行本卦序特點:
(一) 漢初<序卦傳>的內容是從理論上解釋卦序,認為從乾﹑坤到既濟﹑未濟,是一個因果關系的系列.前后卦或相承接,或相反對.其解釋是依據卦名的義理,只有對乾坤兩卦按取象說,以乾為天,以坤為地.
前面已經說過,卦名只是符號,沒有特別的意義,所以<序卦傳>按卦名義理化解釋卦序是牽強附會,盡管其對后世的影響很大,但絕對不是<易經>六十四卦排序的本義.
(二) 唐.孔穎達(574---648)在<周易正義>中提出,從六十四卦卦象上看,卦序是“二二相遇”,即每卦是一個對子,互相配合,配合方法是“非覆即變”.“覆”是說兩卦卦象完全顛倒.“變”是說兩卦的卦象六爻完全相反.
后人將“覆”類卦稱為“綜卦”, “變”類卦稱為“錯卦”.如此查看,在六十四卦中只有四對8卦屬于錯卦,即:乾,坤;坎,離;小過,中孚;頤,大過.其余二十八對56卦均為綜卦,如:屯,蒙;泰,否;同人,大有等等.但其中有特殊的既可歸入錯卦,也可歸入綜卦的,如:既濟,未濟,漸,歸妹等等.
這里需要注意一點,即在每一組對偶卦之間,沒有規律性的聯系,如乾坤為對偶卦,屯蒙為對偶卦,但是坤屯之間在卦象上沒有特殊關系.
也許,還應該考慮到當初編排卦序有意將對立面突出表現出來的其他原因:
1基本單位是 陽 - 和 陰 - - (對立面)
2三重成八卦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乾與坤,兌與艮,離與坎,震與巽四組對立面)
3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即由三十二個對立面構成.
▲ 馬王堆帛書卦序如下:
乾 否 遁 履 訟 同人 無妄 姤 ------上乾,下八卦
艮 大畜 剝 損 蒙 賁 頤 蠱 ------上艮,下八卦
坎 需 比 蹇 節 既濟 屯 井 ------上坎,下八卦
震 大壯 豫 小過 歸妹 解 豐 恒------上震,下八卦
坤 泰 謙 臨 師 明夷 復 升 ------上坤,下八卦
兌 夬 萃 咸 困 革 隨 大過 ------上兌,下八卦
離 大有 晉 旅 睽 未濟 噬嗑 鼎------上離,下八卦
巽 小畜 觀 漸 中孚 渙 家人 益 -----上巽,下八卦
可以看到,帛書六十四卦分為八組,每組八個卦,而且每一組八個卦的上卦是相同的.八個組的上卦排列順序是乾艮坎震坤兌離巽.每一組八個卦的下卦排列也有一定規則,除卦首為本卦自重復外,其余都是按乾坤艮兌坎離震巽的順序排列.
八個組中的前四組以乾為首,以艮坎震為順序排列是陽卦;后四組以坤卦為首,以兌離巽為順序排列是陰卦.
由此可以推想編者的思維意圖,第一,以類相從.<系辭傳>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上述卦序正可以體現這個觀念.第二,對立尊卑.前四組與后四組的上卦之間體現著男女陰陽的對立,正是<系辭傳>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帛書的每一組八個卦中的下卦排列規則是依據乾坤艮兌坎離震巽順序.第一,這八個卦可以分成兩兩對立的四個組,即乾坤,艮兌,坎離,震巽.每一組兩個卦之間是一陽一陰.從卦象上看,則是三爻完全相反,屬于孔穎達所說的“變”的一類.第二,各陽卦與各陰卦的排列順序,仍然按乾艮坎震與坤兌離巽而展開,與上卦有共同處.
帛書排列的卦序還突出了上卦與下卦的區分以及八經卦的地位. <系辭傳>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也就是說,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相重疊而成的事實.
▲比較通行本和帛書本的卦序排列,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更具有規律性。而且,從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魏襄王墓中隨葬的<易經>看,其卦序與通行本一致,這說明通行本卦序至少是戰國中期就已經定型了.由此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通行本卦序比帛書本卦序在形成時間上要早很多,所以說通行本可能更接近經文原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