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百病之源根在肝!肝臟如果不好,人就比較容易“生病”!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臟的解毒能力下降,就會導致體內的毒素越來越多,最終導致疾病的生成。近年來,肝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特別是乙肝在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乙肝的發病有三步曲:乙肝一肝硬化一肝癌。一般來說,慢性乙肝病人有5%左右會轉化為肝硬化,而肝硬化有10%的可能性發展為肝癌。
在生活中,損傷肝臟的食物不在少數,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
其實,有時候,一些你不以為然的食物,很有可能會成為肝病惡化的“催化劑”,比如以下的幾種,提醒肝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碰。
酒精類飲料
酒精進入體內之后,最終需要肝臟對其進行分解,因此,飲酒會給肝臟帶來負擔,飲酒越多負擔越重,引起肝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會引起肝硬化,酗酒或長期大量飲酒會引起酒精肝,它們如果得不到控制,就會引起肝癌。因此,對于正常人來說,少量飲酒問題不大,但是長期大量飲酒,也就是超過肝臟的分解能力,或者本來就有肝臟疾病的人來說,則不適宜飲酒。
腌制食物
這種食物可以開胃,很受人們歡迎,但是,這種食物在腌制的過程中,會加入比較多的鹽。鹽分過高,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肝臟有病的人,如果吃得太多,就會給肝臟帶來影響,導致體內的毒素排不出去,而且還會加重病情。所以,平時應該少吃這些食物。
霉變的食物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豆子、花生、堅果、大米等如果保存不善,會產生一種叫黃曲霉毒素的物質。它對人體的傷害特別大,特別是會嚴重損傷肝臟。
研究發現,這種毒素只要6毫升,就可以導致肝臟癌變,毒性是砒霜的70倍。所以,在生活中,一旦看到食物發霉,就一定要扔掉,千萬不能食用。
肉類濃湯
很多人都認為,肉湯是非常營養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肉湯的營養絕對比不上肉本身。反而是肉湯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和氮類物質。長期大量喝湯,不僅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而且還會給肝臟帶來較大的負擔。由于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比較低,會影響肝功能的恢復。因此,肝臟患者平時要少吃肉湯。
養護肝臟是我們平時需要時刻關注的大事,但是,養護肝臟需要我們從日常小事開始做起,特別是要從飲食上進行調理。以上這些食物最好別碰,同時,在生活中做好以下幾件事,可以幫助我們養護好肝臟。
多補硒
硒元素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防止肝臟細胞氧化,阻斷肝炎病毒的變異。因此,肝炎病人可以多補充硒元素,不僅能夠減輕癥狀,而且可以增強治療效果。
此外,硒元素可以幫助轉氨酶、膽紅素和白蛋白恢復正常,幫助修復肝細胞,有助于肝病的康復。
在生活中芝麻、糙米、魚蝦、蘑菇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硒元素,每天吃2—4種此類食物,可以幫助肝臟細胞的修復,從而達到保護肝臟的目的。
堅持體育鍛煉
運動是一種非常好的提升體質的辦法,它可以加快人體的血液循環,讓肝臟得到足夠的滋養,從而提高肝細胞的功能,有利于肝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