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質,但是不能少并不見得就是多多益善,我們每天所需要攝入的食鹽量應該控制在3克,最多不能超過6克。如果吃了太多的鹽會讓我們身體內的血容量上升,導致血壓升高,加大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還有可能會引發胃炎、骨質疏松等疾病。
現在人們每天食鹽的量幾乎都超過了6克,有很多人為了預防高血壓,就會在炒菜時少放點鹽,認為這樣就安全了,殊不知單純的限鹽效果不明顯,因為生活中還隱藏著一些“隱形鹽”。
生活中暗藏的“隱形鹽”
1、調味料
為了增加菜肴的鮮味,人們在炒菜過程中會加入不少調味料,這些調味劑中都是含有鈉的。比如味精中的含鈉量是食鹽的三分之一,而雞精中的含鈉量是食鹽的二分之一。
因為想要突出鮮味,就得鹽當家,首先得有咸味,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海鮮湯粉、濃湯調料、香辣醬、番茄醬、蠔油、沙茶醬、蝦醬、香菇醬等都是高鈉產品。
2、面食
面包、餅干,掛面、油條、拉面等面食,大家吃起來感覺不咸,就認為不含鹽,其實這里面都含有鈉。
面包、餅干等烘焙食物為了讓它們疏松可口,就會在里面添加小蘇打,為了控制酵母的生長速度,也會添加鹽,即使是吃起來口感很甜的面包也不能幸免。
而面條、餃子皮等面食,為了讓口感更加筋道,商家們也會在里面加入鹽,至于油條、薄脆等食品在制作中會加入膨松劑,而膨松劑里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氫鈉。
所以大家在購買這些食物時,最好是看下成分表,盡量選擇含鈉量低的。
3、熟肉制品
香噴噴的燒雞、醬牛肉、香腸,吃起來簡單美味,很多人為了省事會經常買來吃。這些食物中也會含有不少的鹽和添加劑,含鈉量是很高的,如果吃多了就會導致攝入鹽量超標。
4、含鈉飲料
很多飲料我們喝起來口感是甜的,但是里面通常都含有鈉,特別是一些運動類的電解質飲料,為了補充運動過后大量出汗造成的鈉流失,里面添加的鈉往往也會更多。
5、有些蔬菜
蔬菜吃起來是不咸的,人們都會認為蔬菜中不含鹽。其實有些蔬菜不僅含鹽,含鹽量還不低。
比如芹菜、茴香、茼蒿等,芹菜中每斤會含有2克鹽,而每斤茴香中會含有2.3克的鹽。所以大家平時在吃這種含鹽量高的蔬菜時,要記得少放鹽。
可見,隱形鹽藏在我們身邊的角角落落,所以大家在平時要學會一些減鹽的小妙招來減少鹽的攝入。
比如做飯時可用香菇、蝦米來給食物提鮮,用生姜、胡椒、醋來代替鹽,少吃熟肉制品,盡量吃新鮮的食材。
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鉀的食物,有助于身體內鈉的排出,炒菜時少放鹽和醬油等調味料,只有從多方面入手才可以有效的控制食鹽的攝入,更好地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以上就是高血壓患者,需要盡量少吃的“隱形鹽”食物。此外,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還有很多講究,了解得越清楚,越能更好地控制好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