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說“三高”中的一高,屬于代謝類疾病,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出現異常,導致血糖不能被胰島素正常分解和代謝,且在體內不斷堆積,最終引發(fā)了糖尿病。
要知道糖尿病真正可怕之處并不是在于糖尿病本身,而是在于糖尿病一系列的并發(fā)癥,比如腎、眼睛、神經等,其中一項是血管病變。當身體出現了這四個變化,有可能是血糖正在飆升,導致血管出現了病變,要引起重視。
血糖一高再高?若是出現這四個異常,恐怕血管也快“遭殃”了!
1.劇烈的胸痛,心悸
糖尿病不僅會影響微血管,還會影響大血管,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并發(fā)冠心病,當糖尿病時常覺得胸痛、心悸,并且反應很劇烈,要警惕冠狀動脈硬化、狹窄,警惕急性心梗的發(fā)生。
2.下肢無力
糖尿病出現血管病變,下肢部位容易出現軟弱無力的現象,有的人甚至不能夠正常行走。這是由于胰島素不足,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來補充能量和熱量,最后使得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丟失而出現下肢無力的現象。
3.皮膚瘙癢
糖尿病皮膚瘙癢的發(fā)病機制是以微血管病變?yōu)橹鳎蚱つw內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皮膚發(fā)癢,或因皮膚長期處于慢性脫水狀態(tài),出汗減少,皮膚過度干燥而瘙癢。可全身泛發(fā)或局限于外陰及肛周等。
4.記憶力變差
付了錢卻忘了拿菜等等。多數人會認為這是歲數大了,記憶力變差了。殊不知,這也是糖尿病并發(fā)癥——認知功能障礙的征兆,這是由于長期的高血糖引起的腦血管病變,也可起起中樞神經受損。從而導致智力下降、記憶力差、反應遲鈍等。
日常生活如何預防糖尿病血管病變呢?
控制血糖是根本
想要預防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最先做到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對血糖的控制。使自己的血糖一直處于一個比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不要有太多的波動,把血糖控制作為日常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事。
合理飲食
糖尿病患者要攝入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粗糧或者是全谷物。同時要注意避免攝入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酸等食物,最好以正常蛋白飲食為主。
足部運動
每天晚上可平躺在床邊,將雙腿上舉并保持此姿勢30~120秒,再放下雙腿,將雙足垂到床沿下并上、下、左、右地活動腳踝3分鐘。每天晚上做做有促進和改善下肢和足部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有益于預防糖尿病血管病變——糖尿病足。
適當運動
糖尿病要管住嘴,還要邁開腿,但是運動要適宜,應該以不過多增加心臟負擔和不引起不適感覺為原則,可循序漸進,不宜勉強做劇烈活動。可以先低強度再中強度,做有節(jié)律的,重復性的有氧運動,如行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或體操等。
預防便秘
大概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便秘,這是非常危險的,長期便秘,在排便的過程中可能因為過于用力會導致血壓升高,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不利于心臟健康,可導致腹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