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實就是水了,因為水是生命之源。經常聽到一些人說不吃飯好幾天都沒事,也不會餓死,但是要是很久不喝水那么很快就會生命停止。人體一旦缺水,后果非常嚴重。如果缺水1%~2%,你會感到口渴;缺水5%,會感到口干舌燥、皮膚干燥;如果體內失水10%,就會有生命危險。說到喝水,這也許是我們每天日常生活當中最常做的一件事情了。有一種現象我們應該都比較熟悉,比如說一喝水,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尿急的癥狀,但是有的人卻喝了水也沒有想上廁所的感覺,這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體現在各個地方,就連上廁所也不例外。
為什么有的人稍微喝點水就想上廁所?
1、膀胱比較小
稍微喝點水就想上廁所的這一類人的膀胱的儲存量可能比較小,因為尿液是儲存在膀胱中的,但是人的膀胱的大小是天生就已經決定了的,這個人的膚色、樣貌等都是先天就形成的,如果膀胱比較小的話,它所存儲的尿液的容量也會小,本身體內就會有尿液,當你再喝水的話,哪怕不多,也可能會出現總想上廁所的現象。
2、膀胱的括約肌太過松弛
多數情況下,造成一喝水就想上廁所,除了膀胱的存尿量小的原因以外。更有可能是因為膀胱的括約肌太過松弛所引起的,而且,這種現象更多的是存在于產婦與孕婦的身上。如果你平時也出現了這樣的現象,那么平時需要加強鍛煉,讓自己的膀胱括約肌更加的結實。
3、腎功能出現障礙
我們身體中的水分,都是要經過腎臟的過濾和吸收再排出體外的,這也是為什么身體中尿酸比較高,會導致腎結石的原因。而當腎臟功能出現障礙的時候,腎臟就會覺得身體中的水分是充足的,不需要再補充水分了,那么腎臟就不會再消化和吸收,而是直接排出體外,進而導致排尿量增多,排尿的頻率也會很高。
為什么有人喝很多卻沒尿意?
如果你出現了這種情況,首先要看的是你全天的尿液是否在健康的范圍之內,對于身體健康的人群來說,全天總共的尿液是1000到2000毫升。平時不管渴不渴都有按時喝水的好習慣的人,即使喝比較多的水,也不容易刺激到它,不會總想尿尿;或者是經常運動的話,人體內水分的消耗和代謝會比較快,進入體內被代謝的很快,出汗又多,人就會沒有什么尿意。當然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也是要重視的,有可能是腎產生尿液的能力下降,使得尿液一直排不出,這類人群身體中的體液量也會增多,容易出現水腫的情況,對身體并不好。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不管你屬于上面的哪一種情況,每天都要喝足夠的水,對于喝水,可能很多人也存在誤區,喝水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等到渴了再猛灌水,建議大家平時要多喝水,更要會喝水,每天保持1500-1700毫升的飲水量,少量多次,就不容易擾亂體內的水分代謝與循環,對身體健康也很有益處。通過了解,可以知道不論是一喝水就想上廁所,還是喝水多很少上廁所,都應該要養成好的喝水習慣,才能給身體帶來好處,還有就是要養成好的排尿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