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可能就被教育要早睡早起身體才好。可是隨著成長,自己的生活閱歷越來越豐富,這句話對自己也漸漸沒有了說服力。
有些人作息習慣就是與別人不同,他們喜歡深夜工作,覺得夜深人靜時無人打擾效率才高,往往到了深夜2、3點才睡。而早上10點左右才起,中午有時候會補個午覺,一天都感覺精力滿滿。
而有的人年紀輕輕,每天10點鐘就早早睡覺了,7點過后才爬起來,就這樣還天天喊累,這又是為何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解釋一下。
其實現代科學研究發現,一個人身體好不好,精力是否充沛主要取決于休息的時間足不足,與是早睡早起,還是晚睡晚起關系并不大。
我們只要聽從身體的需要,根據身體的自然偏好走就行,不必非得強求自己早睡早起,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時間做自己愛做事,才可以讓效率得到提高。只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才是真正的對身體好。所以說只要你保證自己有正常質量的睡眠,那么早睡和晚睡區別并不大。
之所以人們常說熬夜對身體不好,是因為晚睡的人沒有認真的補覺,致使睡眠時間不足,或是沒有形成規律的睡眠,睡眠質量差,這樣才導致身體吃不消的。如果你晚睡晚起很有規律,睡眠不足也認真地補了覺,睡眠質量很好,那么對身體也是無大礙的。
如果逼著習慣了晚睡晚起的人早起,那么可能當他起來時,身體還正在分泌褪黑素,強行終止的情況下,就會讓身體感覺不適,覺得精神疲乏,身體內的胰島素和葡萄糖的敏感度還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發胖。
因為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
一天也就24小時,時間永遠是固定的,但對于某件事投入多少精力卻是人為可控的。你眼中所看到整日精力充沛的人,你往往是看到了表面,而沒有看到別人背后的付出。這些精力充沛的人,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應該怎么做,他們會經受得住誘惑,控制住自己的惰性,而且每天如此不斷地堅持著。
就連作息時間也許你只看到人家晚睡晚起也精力好,沒有看到別人一直保持得很有規律,不像你連熬幾天夜,然后又偷懶幾天晚晚起,別人始終保持著規律的作息時間,集中精力做好需要做的事情,保持好自己的體力,那么總是看上去充滿活力也是必然的。
而且我們正常的睡眠并不是躺下就睡到天亮,睡眠時間并不是整塊的,而是分段的。首先進入的是淺層睡眠狀態,然后才會慢慢進入到深層睡眠狀態,然后又歸于淺層,再又進入深層睡眠,就這樣一晚會循環好幾次。
每一次睡眠時間大約在90分鐘,不依循這個睡眠條件的都算不得質量好的睡眠。所以說如果你某天因事錯過了平時入睡的時間,也不必太過焦慮,即使過90分鐘再睡也可以,只要能保證一晚上擁有幾個完整的睡眠過程就可以了。
總之只要睡得充足,那么晚睡晚起沒關系。但是因為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最主要的還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并不是說哪種方式才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