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睡前泡腳的習慣,因為這個過程,會讓人身心愉悅,一天的疲憊和勞累也能瞬間消散。最重要的是,泡腳有利于健康,研究證實堅持泡腳,有長壽的效果呢,據說腳底的穴位最多,日復一日的泡腳中,對這些穴位都有一定的喚醒作用。對了,泡腳還能改善睡眠質量呢,尤其是對于那些失眠多夢的人來說,正確的泡腳很重要。
只是,泡腳也是有技巧的,并不是大家以為的隨意泡泡就好。若是盲目進行的,反而會讓身體受損,這樣就達不到想要的養生效果,所以大家還是要謹慎為之。
泡腳的三個小技巧,別忘了收藏
1、水溫要控制好
泡腳時對水溫的要求特別高,過熱或者過冷的水溫,都無法達到泡腳養生的目的。水溫不適宜,很可能會傷害到腳部的皮膚,過熱的話容易造成燙傷,雙腳通紅甚至是水泡。若是太冷的話,這些涼氣很可能通過腳底的穴位,快速的侵入身體,然后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所以,正常泡腳的水溫應該在42°左右,這個溫度在大多人的可接受范圍內。當然,每個人對溫度的感知不同,也可以雙腳探測水溫。伸入泡腳盆后,感覺到明顯的溫熱,并且持續一兩分鐘可以適應,那這就是適合自己的泡腳溫度。
2、泡腳的頻率
很多人對泡腳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總覺得泡腳好處那么多,肯定每天要多泡幾次才好。但其實,泡腳跟次數沒有關系,想要通過每天多次泡腳來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這樣的想法有些不靠譜。都知道泡腳有加速血液循環的效果,若是泡的次數多了,血液循環的速度會加快,很有可能加重身體負擔。
因此,泡腳的頻率要控制好,建議每天泡一次腳就好。凡事過猶不及,本來是好的事情,可若是頻率太高,反而會好心變壞事。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多加注意,健康的身體是需要精心養護的。
3、泡腳的時間要選對
什么時候泡腳最合適呢?相信很多注重養生的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疑慮。大多數人會在晚上進行,因為這個時候時間充裕,不需要為工作和家庭瑣事操心。不過有些人選擇了晚餐后泡腳,這個時間還是需要調整,畢竟身體內的食物還沒有完全消化,若是此時泡腳會增加身體負擔,還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
最好在臨睡前泡腳,泡的過程不管是看書,亦或者是刷手機,都是很放松的事情。泡完腳之后,就可以直接上床休息,想想都覺得無比愜意。
想不到看似沒有技術含量的泡腳,居然隱藏了這么多的秘密。想要達到養生的效果,就需要在泡腳時多加注意時間、水溫和頻率等問題。另外,泡腳并不適宜每個人,若是身體有特殊疾病的話,還需要遵醫囑才行,畢竟泡腳的初衷是為了健康。
對了,泡腳時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牛奶、花瓣,亦或者是其他食材,可以達到雙重養生效果。想要健康,就從每晚的泡腳開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