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夠的冬三月“,可有些朋友連吃完飯后都忍不住犯困,甚至困的影響到學習和工作,這一天天的似乎就和睡覺杠上了。
有些人可能不把這事當一回事,認為是酒氣攻心,血液涌向胃里,大腦供血減少造成的,還有的會認為可能和自己晚上沒睡好有關,大家都認為是件正常的事情。
實際上,這可不是件小事,而是不能忽視的健康提示:?
其實相關調查發現,雖然在吃完飯后,腦供血量會減少,但是這種減少的程度很小,并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大的影響,因為我們有腦血腦有著自己的調節機制,它會讓腦供血始終處于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對于健康人來說,并不會因為吃完飯就導致大腦缺血。
這種現象如果只是偶爾出現,或是在吃撐后才會出現,一般來說是正常的,不必擔心。因為當吃完飯后,胰島素會加大分泌量,膽囊收縮素含量上升,副交感神經變得亢奮,加上血液也會集中到胃部去幫助消化食物,大腦自然會感覺到疲憊,需要休息。因此,吃得越多,吃含脂肪含熱量的食物越多,那么就越容易犯困。
此外,吃完飯總是犯困,那么就可能是疾病引起的了,需要提高警惕:?
1、高血脂
血脂高就容易讓人飯后犯困。因為血脂高的人,血液流動速度緩慢,血液比較黏稠,這樣就會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當吃完飯后,血液涌入胃部,這會造成無法給大腦及時供氧,那么就容易出現犯困的情況。
所以血脂高的人就需要合理控制飲食,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熱量的食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脂,這樣才能避免飯后總發困的現象。
2、貧血
因為貧血容易在女性群體中發生,所以女性朋友們如果飯后總是犯困,就需要考慮下是否貧血,貧血會影響消化能力,讓人容易在飯后犯困,患有貧血的人還會表現為面色蒼白,沒有精神,總想睡覺。
3、低血壓
低血壓的人在餐后由于血壓水平下降,會影響到紅細胞攜氧能力,讓大腦缺乏氧氣供應,容易產生困意,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如果飯后出現低血壓的情況,任其發展會導致大腦和心臟缺氧。
4、甲狀腺出現問題
甲狀腺有問題的人往往表現得比較”懶“,這是因為體內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所以才會整天沒有精神,總是感覺累,食欲也會有明顯的變化,食欲變得暴增或是完全沒有食欲,體重也會有較大變化,還會總是在飯后犯困。
5、腦供血不足
有的人吃完飯就就發困,并不是因為身體疲勞,而是因為腦供血不足造成的。特別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大腦血管也會慢慢老化,加上患上心腦血管疾病,會引發腦動脈硬化,那么就更容易造成腦供血不足。
這時,吃完飯后,腸胃負擔加重需要更多的血液來進行消化工作,就會讓大腦的血液供應量減少,本身大腦就供血不足,這樣就會讓人更加感覺困倦,所以想要改善就要先解決好大腦供血不足的問題。
雖然吃完飯后犯困,但是我們也不可直接睡覺,這樣會影響消化,如果是生理原因引起的飯后犯困,那么就需要過上半小時,等食物消化后再睡,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消化不良的問題,還利于減肥。如果是疾病原因引起的飯后犯困,那么就需要檢查出病因,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