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借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自然的感情。里面最為廣泛流傳的名句便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在我看來,其實人生的道路遠遠難于蜀道難。
人生之難,就難在于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社會上廣為流傳的心靈雞湯便是:為事業打拼。提到事業,人們往往會把社會的事業、職業與個人的事業混為一談。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什么意思?就是那個事業是國家的事業,社會的事業,你只是其中的參與者。你病了,老了,死了,你結束了,可是那個事業還在,這就叫前赴后繼。而對于個人來言,你并沒有自己的事業。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理想,但更多的是目標。目標定準了,你的所謂的事業,或者說職業就會順風順水,你就可以風風光光,這就叫做展現人生的價值。不管你是當官也好,經商也罷,亦或做學問都是如此。能夠選準目標的人都是聰明人。聰明人總會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正確的方向。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幾乎所有聰明的人都會選擇前進的方向。之所以說知道做啥難,就是大多數人總難找準方向,所以成功人士總是少數。
比知道做啥更難的是明白自己不做什么。因為知道做什么的人一定是聰明人,而明白不做什么的人是智者,是智慧的人。成功的人一旦成功便很難再退,這便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能說到這,許多人會說,我們不是成功人士,自然就知道自己不做什么了。錯!你連聰明都沒有。哪來的智慧?!你連做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進退呢。進是聰明,退是智慧。歷史上有許多知進退的高人,著名的便是范蠡。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戰勝了吳國,本該封侯拜相,享受榮華富貴。但是范蠡卻選擇了與西施浪跡江湖,過起了隱居的生活,逍遙自在。而同樣輔佐越王勾踐打天下的鐘會卻不知進退,貪圖富貴,招致了殺身之禍。
稍有頭腦的人便想出人頭地,人間顯貴,都會拼命的進,不擇手段的進,而最后無不撒手人寰。嬰兒是握著拳頭出來的,要撈世界。而人死的時候都是雙手攤開的,什么也帶不走。
【易經】乾卦早就昭示了這個真理:潛龍勿用。潛龍勿用到飛龍在天,是一個循環,一味往上走就會亢龍有悔。真正明白這個道德的人會明白自己什么時候是飛龍在天,什么時候屬于潛龍勿用,知道什么時候該進,該做什么。更明白自己什么時候需退,不該做什么。當一個人明白了不做什么那比知道做什么更難了。所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做啥難,不做啥難上加難。
養生之道就是要明白難上加難的不為而為、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不爭是爭,不爭誰人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