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古代宮廷劇中經常看到大大小小的太監伺候在帝后、妃嬪之間,并且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要知道太監在受過宮刑之后,他們的小便經常失禁,尤其在古代洗澡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他們的身上總會散發出異味,但古代的妃子卻仍然喜歡親近那些身上有味的太監,這是為什么呢?
“太監”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那時候稱之為“宦官”,并且不一定都是閹人,而到東漢時期才徹底都為閹人,主要負責皇室內部的事務,但他們的權力大小也有所不同。《資治通鑒》亦載:“唐置市舶使于廣州,以收商舶之利,時以宦者為之”。韋某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市舶宦官。到了唐朝后才統一他們為“太監”,并且擁有了參政的權力。
然而這些太監在明朝時期更是有著極大的權力,眾所周知的“東廠、西廠”就是歷史上太監權力的“鼎盛”時期,擁有出使、監軍、鎮守、偵察臣民等大權,甚至能夠架空皇帝,可見太監權力之大。
第一,由此可以看出,太監雖然身體有些殘缺,但他們所擁有的權力卻是無人能及的,他們是與皇帝接觸最近的人,自然了解皇帝最多,甚至皇帝對哪個妃子有好感,值守的太監都是心知肚明,這就是古代妃子為何親近太監的主要原因了。但實際情況并不僅僅如此。
除了太監擁有權力之外,太監是后宮中除了皇帝之外而存在的特殊“異性”,要知道在后宮之中,妃子平時是接觸不到男人的,而太監雖然身體摧殘,但心志上至少還保留男性的成分,所以,平時妃子與太監接觸,也是多個說話的人,畢竟男性太監的思路要比宮女想法多得多。
第二,太監的力氣要比宮女大,后宮之事繁雜,難免需要一些體力活,而單憑身體弱小的宮女來完成,不但效率低,而且也做不好,有了太監之后,但凡需要力氣活的地方,大可以由太監來完成。這也是后宮設置太監的主要目的。
第三,太監有機會接觸皇帝,尤其是皇帝身邊的太監,不但身居高位,更是了解皇帝的一切喜好,包括皇帝的動向、舉措、謀略等,越是貼近皇帝的人,知道的越多。而對于后宮中永遠無止境的爭斗中,知已知彼往往是成為最大贏家的最好辦法。而太監無疑是最好的利用人選,所以妃子都會千方百計地討好太監,以獲取更多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第四,別看太監身份卑微,但在后宮之中有很大的“關系網”在里面。太監剛進宮時都是由師傅帶徒弟的,從小小的太監一點點做起,運氣好的話會步步高升,最后成為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那是太監的榮寵的地位了。所以,在表面看似奴才的這些太監身后,都有著蛛網般的聯系與瓜葛,但凡宮里有個大事小情,就能夠快速地傳遍后宮。因此,太監對于妃子來說,就是現代的“通訊工具”,自然要多多親近,而走在“信息”的前端。
以上就是古代妃子為何喜歡親近身上有異味的太監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身在后宮即使成為了主子,也要討好那些奴才太監,想在后宮中更好的活下去,任何勢力都不能放過,自然也包括了身上有異味的太監。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