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在經歷了夷陵之敗后諸葛亮仍選擇繼續北伐,其一是為了繼承劉備的遺志。其二也是為了使蜀漢不落于被動挨打的局面。其三或許是諸葛亮心里還有漢朝是正統的觀念,仍想中興漢室。
蜀漢在痛失荊州戰敗夷陵后,人才大量凋落,五虎將僅存趙云,馬超黃忠都先后病逝,謀臣法正也隨之病逝了。劉備手下能用的人才是越來越少。后來劉備也在白帝城含恨病亡。留下了劉禪由諸葛亮輔佐。諸葛亮在接到這份重擔后不敢掉以輕心,勤勤懇懇,努力使蜀漢發展壯大。超級云控
后來南中反叛,諸葛亮聽從馬謖建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最終降伏了南中地區,使南中再無反叛。南中地區也源源不斷提供物產,促進蜀漢發展。
諸葛亮北伐時正值曹魏換屆,曹叡登基,并且孟達也有意回歸蜀漢。諸葛亮認為此時天時具備,曹魏內部不穩,就決意北伐曹魏,以實現蜀漢君臣的理想。
雖然蜀漢的國力比曹魏弱了太多,但諸葛亮仍心不死,認為只要有機會曹魏也不是鐵板一塊攻不破,諸葛亮也就抱著投機心理一次又一次地組織北伐。
可以說諸葛亮是個有理想信念的人,雖然明知北伐不一定成功,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仍選擇不停北伐,萬一哪次曹魏麻痹大意,讓諸葛亮鉆了空子了呢?就像在后出師表中說的,守也是亡,攻說不定還能有一線生機,何不拼一次,拼贏了呢?
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遺志,確保蜀漢的安全以及自己的理想,而不得不選擇了北伐。在后來人看來,諸葛亮做的是無用功,但如果不去爭取唯一的生機就這樣敗亡,未免也太認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