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可以說是國內最先嘗試共享出行的企業之一,然而從去年開始,風光一時的小黃車逐漸走向了衰敗,殘破不堪的小黃車被隨意丟棄在路邊無人問津,上千萬用戶的押金被扣。
幾天前,北京小黃車開始以每輛5元的價格賤賣,不過,小黃車在深圳可是完全不同的一片光景。據報道,深圳的小黃車已經復活了。
ofo攜有樁新模式,重出江湖。
近期,ofo在深圳羅湖、福田等地出現多個停車點,與以往不同的是,停車模式采取了新的“有樁模式”——并不設實體樁,但用戶在結束訂單時,需尋找專用的停放點,完成還車。如果用戶不按規則停車,則需繳納20元車輛管理費。這一模式,被視為ofo沉寂半年之后的自救之舉。ofo聯合創始人于信向媒體證實:“ofo確實正在推行有樁新模式,該模式已在深圳羅湖區、福田區上線,運行良好。”
不過,目前很多用戶并不了解ofo新模式。“定點停車新模式?沒聽說過,我已經半年沒有騎過小黃車了。”一位正在掃碼共享自行車的用戶表示。還有用戶表示驚奇:“去年,我在上海騎摩拜單車,就已經有在指定區域停車的規定了,這不是什么新模式”。
近日,一則北京大型垃圾場處理ofo報廢小黃車的價格引起了網友熱議,曾經風光無限的的小黃車最終的歸屬是垃圾場,據悉每輛ofo的回收價格僅為5元!
前兩個月,還有消息稱位于四川成都市武侯區學府二段的一處拆遷廠內,堆積如山的小黃車被碾壓成廢鐵,等待廢品廠以15元/輛價格回收運走。
而根據ofo提供單車制造的廠商財報數據,分攤到每輛小黃車的成本價約在300余元。
據測算,到2020年,將有至少1000萬輛共享單車面臨報廢,不僅占用公共空間和土地資源,還將產生至少16萬噸的城市垃圾。
從曾經的黃色海洋到如今只剩下一地雞毛,廢棄的小黃車以5元一輛的價格回收,戴威關于共享單車的宏偉藍圖可能再也不會實現了。歷史無數次告訴我們,真正能贏得市場的,一定是用心對待消費者、服務消費者的企業。
“我已經半年沒騎過小黃車了。”
有ofo用戶稱,"現在在街上看到小黃車,第一反應就是這輛車是回收車嗎?會不會有故障?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試了。"
還有網友表示,愿意不愿意繼續使用小黃車,還是取決于小黃車的押金能不能退的回來,以及車子能否正常使用。
但現實情況是,ofo仍然欠著不少用戶的押金。
由此可以看出,ofo如果想要卷土重來的話,用戶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只是小黃車還是要努力解決之前跟用戶之間的"摩擦"才能重新贏得消費者信任。
雖然現在在深圳有點卷土重來的氣勢,但是現在"ofo官方版"APP顯示,小黃車新用戶不需要使用押金,只要充值100元即可使用。
ofo的最低充值與摩拜、哈啰單車等最低充值1元相比,門檻也太高了,幾乎相當于是交了個押金。
對于此次有樁新模式,有用戶表示ofo的初衷值得肯定,定點停車可以規范管理,但是也有幾個擔憂:停車點夠不夠多?停車方不方便?“如果停車點距離比較遠,還車麻煩,那騎自行車的意義在哪兒?”
過去一年,ofo留給外界的印象是“垂死掙扎”。超1600萬排隊退押金的用戶怒氣難平、造價300的單車以5元的價格“賤賣”.....昔日風光無限的獨角獸,一轉眼成了創投圈血淋淋的反面案例。如今悄悄推出有樁新模式,小黃車的不甘心顯而易見,于是殺了一個回馬槍。
不過,ofo此舉是否真的能重出江湖,還需拭目以待。(云掌財經綜合)
來源:云掌財經網(ID:yzcj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