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金秋十月,新疆各地棉花陸續(xù)進入采收期,湛藍的天空下,棉田猶如白色的“花海”,天山南北處處可見棉花采收的忙碌場景。
△新疆機械化采收棉花 圖源:天山網
在新疆昌吉,如今棉花采收已經廣泛采用了打包采棉機,機器一邊采收,一邊將已采棉花打包、壓縮成卷。整個過程棉花不落地,沾染雜質的可能性降低了不少。
△采棉機一邊采棉一邊打包 圖源:胡楊網
△壓縮打包好的棉花卷 圖源:天山網
吉林一號衛(wèi)星在新疆棉花豐收之際,從太空記錄下了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機械化采收棉花的忙碌場景。從10月9日衛(wèi)星拍攝的影像中可以發(fā)現(xiàn)幾處棉田都已經完成機械化收割,壓縮打包好的棉花卷堆積在棉田周圍,等待運輸。還有兩輛采棉機正忙碌在棉田之間進行采收工作。
新疆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夏季溫差大,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棉花生長時間長。因此,新疆長絨棉,世界頂級,做衣被,暖和、透氣、舒適,常年供不應求。目前新疆在棉花的春種、夏管、秋收各階段,基本均實現(xiàn)了機械化作業(yè)。
春種時期:天山以南的棉田每年4月上旬進入播種高峰期,天山以北的棉田在清明節(jié)后也開始大面積播種。從春天播種開始,棉田就使用了無人駕駛精量播種技術,由北斗導航系統(tǒng)精準定位,整地、鋪設地膜、鋪設滴灌帶、精量播種一氣呵成,提高了播種效率。也保證了收獲時可以使用采棉機進行采收。
△棉花播種 圖源:新疆日報
夏管時期:棉花花鈴期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期,棉農需要在此階段做好病蟲害防治,灌足花鈴水。根據(jù)棉花具體的長勢情況,適時施肥,確保棉花所需養(yǎng)分的充足供給。目前新疆棉田會采用裝有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系統(tǒng)的拖拉機設定線路進行中耕、打藥等田管工作來防治棉花病蟲害防治,確保棉花豐產。
△棉花花鈴期 圖源:網絡
秋收時期:每年九月下旬,新疆棉花收獲工作就開始陸續(xù)展開,十月進入大面積采收期。新疆各地棉花陸續(xù)采收,采棉機在棉田穿梭,采收、打包、出倉一條龍作業(yè),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采棉機正在采摘棉花 圖源:胡楊網
下圖為衛(wèi)星視角記錄下的新疆棉田,從棉花播種到成長,再到收獲各個時期的狀態(tài)。
下圖為吉林一號衛(wèi)星于春種時期(2021年4月29日)拍攝的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的一片棉田。此時的棉田已經完成了播種和地膜覆蓋,從衛(wèi)星影像中可以看出一條條地膜整齊排列,十分規(guī)整。這是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實施達到的效果。
衛(wèi)星在夏管時期(2021年6月24日)再次拍攝了這一片棉田。此時的棉田一片翠綠,棉花長勢喜人,生機勃勃。
當衛(wèi)星近日(2021年10月09日)再次“路過”這一片棉田時。已經到了秋收時節(jié),此塊棉田已經完成大部分的棉花采收工作,經過采棉機采收的棉田兩側堆積了一排已經打包好的棉花卷。緊挨著棉田的一處藍色建筑周圍,一團團棉花卷被整齊地排列堆積在一起,間隔分布在空地上。
下圖為吉林一號衛(wèi)星于春種時期(2021年4月29日)拍攝的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的另一片棉田。地膜鋪設同樣整齊劃一。
衛(wèi)星拍攝的處于夏管時期(2021年6月24日)的該片棉田。同樣生機勃勃,綠色盎然。
衛(wèi)星拍攝的秋收時刻(2021年10月09日)的該片棉田,一輛采棉機正在棉田之間穿梭完成采收工作。已經采收好的棉花被打包壓縮成卷放置在棉田兩側。
近年來,新疆推動棉花生產由小農分散經營向集約化機械化經營轉變。2020年,新疆(含)棉花機械采摘率達75%。2021年,新疆以“提質量、降成本、增效益”為核心,繼續(xù)推進棉花生產向優(yōu)勢產區(qū)集中,退減無水源保障、果棉間作棉田140余萬畝,棉花品種結構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
△待采收的新疆棉花 圖源:“學習強國”新疆學習平臺
據(jù)悉,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棉花生產區(qū)域重心由黃河流域逐步向新疆轉移。目前,新疆是我國最大、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區(qū),棉花產量約占世界兩成。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達516.1萬噸,占全國棉花總產量87.3%,播種面積3752.8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