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愛情,我更相信欲望。”
“中年男人,只要確定妻子是你的,孩子是你的就已經很幸福了。”
“憑什么說我們是婚姻粉碎機?毀滅一個家庭的是謊言,不是真相。”
這是中國第一代親子鑒定師鄧亞軍常說的幾句話。
為什么這么說?
她從業親子鑒定19年,見過太多婚姻里的背叛與謊言,有的讓人瞠目結舌,有的讓人顛覆三觀,有的讓人悲傷沉重,有的讓人哭笑不得……
親子鑒定師遇到的真人真事,電影里不敢演的,現實里都發生過!
鄧亞軍是女法醫、女博士,中國科學院首席DNA鑒定專家。
她從2003年開始從事親子鑒定,到現在親歷十幾萬例。
這十幾萬例里,親生的比例80%左右。
也就是說,去鑒定的人里邊有1/5被排除了血緣關系。
可怕吧?
可怕的不是數據,是人心。
有一次,一家五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孩子提著大包小包的來到鑒定所,一問才知道是從湖北一個很偏遠的村子做了一夜的火車輾轉來到北京的。
爺爺說,孩子的奶奶、爸爸媽媽智力都些有問題,但孫子很聰明,村里人就風言風語,惡語中傷,說是孫子是他和兒媳婦生的。
這個爺爺說,“這真是一個天大的造謠,我為什么跑這么遠,帶著這么多人來做鑒定?我就是要找到權威的機構做一份證明出來,我必須還兒女和我自己一個清白。”
看著正直憨厚的爺爺,鑒定所的小姑娘們都挺同情的,恨不得鑒定費都給他打個折,加急給他做了個鑒定。
結果,這個爺爺就是孩子的生物學父親。
“你說什么,怎么說沒有用,我們就拿最后的結果來看,結果是什么,就是什么,就是你別用各種各樣的東西想把真相掩蓋起來,你蓋不住的。”鄧亞軍對記者說。
你掩蓋了一時,也掩蓋不了一世。
還有一個案子,一家三口來到鑒定所,兩口子一看就是挺有氣質、挺有身份的那種人,男孩8歲,長得也很漂亮,家長不讓工作人員現場取這個孩子的血樣,說就跟拔下來的孩子的頭發做鑒定就可以了。
鑒定結果出來后,就給這對夫妻打電話,女士接的電話。
“你好,某女士,結果出來了,這個結果是一個排除的結論。”
“哦。”
她沒有很驚奇,只淡淡地“哦”了一聲,仿佛這個結果她早就知道。
“但是我們有個問題要核實,我們發現毛發是一名女性的,你們現場帶來的是個男孩呀。”
聽到這話,電話那邊的女士愣住了。
她說,“你等等。”
又過了2天,女士一個人帶著那個8歲的男孩第二次來到了鑒定所。
鄧亞軍現場給小孩采了血樣,結果出來:是她老公的親生兒子。
看到這個結果,女士崩潰大哭。
鑒定所的人都懵了,是親生的呀,你哭什么呀?
原來,早些年她和老公一起創業的時候,顛沛流離的,懷過2個小孩她都打掉了。后來事業慢慢有了起色,生活也安定了,再準備懷孕生育的時候,她卻意外查出來得了乳腺癌。
做完手術之后放化療,醫生建議她就不要生孩子了,因為激素的變化可能會影響癌癥的復發呀什么的,她就很崩潰,她老公安慰她說,“咱們可以抱養一個孩子。”
半年后,她老公抱回家個男孩,女人可高興了,越養越大,發現孩子長得和她老公越來越像,她就懷疑,所以她才要做鑒定。
到鑒定所門口,她手里拿著樣本,男人就順手很自然的把樣本接過來說,你去車里給孩子取個東西,我在這等你,咱們一起上去。
她回去取東西的時候,她老公就把樣本給掉包了。
這個男孩是她老公跟外邊的女人生的孩子。
得知真相的妻子,毅然決然地離婚了。
是的,有時候一個結論就是一個判決。
親子鑒定的結果有時候會影響一些人的命運,會改變很多家庭的走向。
但是,鄧亞軍說,“是我們破壞了他們的婚姻嗎?我們只是皇帝的新衣里的那個小孩而已,我們不說真相,真相也會在別的地方暴露出來。”
親子鑒定這項技術,所有的教科書里寫的都是“在母親確定的情況下,疑父的概率是多少。”
換句話說,男人在親子鑒定這個行業是弱勢群體,因為他不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的。
親子鑒定受傷害最大的是被綠的丈夫嗎?
不是。
鄧亞軍親眼見過這樣的情景。
一家3口,因為要取孩子的血樣,爸爸看起來特別心疼的樣子,給孩子買了很多的零食,采血后,孩子哇哇大哭,爸爸一直抱著,哄著。
一個星期后,結果出來:不支持親生。
拿到結果的父親一把手就把孩子推開,扭頭就走,然后媽媽就把孩子抱起來,默默地跟著走了。
在這一刻,父親所有的疼愛,所有的寵溺,在知道這個孩子不是自己的時候全部都消失了。
你能怪這個爸爸嗎?
你能怪這個孩子嗎?
在一篇工作日記中,鄧亞軍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作為職業鑒定人,我尊重科學的結論,可是作為一個女人一個母親,我實在無法面對孩子那一刻清澈無辜的眼神,在這種時刻,我通常有種沖動,想過去抱住孩子,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
2005年,剛開始做DNA檢測的時候,一個戶籍民警聯系到鄧亞軍。說監獄里有個犯人的孩子該上學了沒戶口,跟爸爸做個鑒定,這樣才能給孩子報戶口。
當時,是孩子的大伯帶他過來的,五六歲的樣子,小孩黑乎乎的,臟臟的,瘦瘦的,挺暖和的天氣,小孩穿得又多又破,手里拎著一袋玉米碴子崩出來的那種膨化食品。
大伯說孩子沒吃午飯,那是他的午飯。
有個戶籍的輔警,女的,說小孩中午不能吃這個呀,吃這個怎么能飽呢?給洗了個蘋果,小孩也不敢接。
后來還是大伯千恩萬謝地接過了蘋果,整個過程孩子表現得特別膽怯,采完樣大伯就帶他走了,看著孩子很是缺乏照料的樣子。
這邊取完孩子的血樣,鄧亞軍又跟著民警趕往監獄去采爸爸的血樣。
路上民警和鄧亞軍說這個孩子的媽媽把孩子生下來,連月子都沒做就跑了,孩子一兩個月時候,有人罵這個孩子是野種,爸爸就失手把那人打成了重傷,他是這樣進的監獄。
來到監獄,這個孩子的爸爸一聽說給他兒子做鑒定,他的眼神里都帶著光,滿含希望的光。
要知道,大多數犯人的眼里是沒有光的,可在這一刻,這個爸爸的眼里是帶著光彩的。
然后鄧亞軍回去一鑒定:不支持親子關系。
這樣的結果就很讓人揪心了。
爸爸是因為孩子進的監獄,伯父之所以愿意養這個孩子,是因為他是自己親弟弟的孩子,現在,本就不富裕的大伯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留下這個孩子。
爸爸不知道孩子不是他的孩子,孩子不知道爸爸不是他的爸爸,知道的只有媽媽。
當然,有時候媽媽也不知道是誰的。
有個案子是一個20歲的男孩作為委托方,原因是他的戶口本上只有他和母親兩個人,他應聘的單位是需要顯示父親是誰的,所以要找到親生父親做個鑒定,拿著鑒定,相當于你在家庭這一欄才過關,孩子才能得到這份工作。
孩子當時挺著急的,母親就給他叫過來一個男的,說這個是你的爸爸,這個父親也很配合,做了個加急的,當天出。
結果:不是。
他媽給他叫來的這個男的和他沒有親子關系。
媽媽說,“不應該是這樣啊,他就是你爸爸呀。”然后媽媽就開始回憶了。
多少年前,媽媽認識了這個男的,兩人好上了,并且她懷孕了,找這個男的,這才知道這個男的早就有家庭了。
媽媽就想把孩子“打”了,這男的說,“你生吧,生下來我就離婚娶你。”
孩子生下來后,這個男的也沒離婚,剛開始還時不時地來看看她們,照顧她們一下,往后就越來越少,媽媽自己也能掙錢,孩子就一直跟媽媽生活,然后孩子大了找工作的年齡,就有了上邊的那一幕。
當時鑒定所很多工作人員在場,媽媽還在回憶說到底誰是這個孩子的父親,孩子就崩潰了,大叫著說“甭管什么原因,我的工作沒了。”
“我的工作沒了。”這才是擺在孩子面前最真實的一個狀況。
有些女人荒唐到拿自己的一生當兒戲,事到臨頭,還在努力回憶孩子的爸爸是誰,這樣的場面真是尷了個尬!
當然,還有人壓根兒就不知道尷尬二字怎么寫。
有一名懷孕16周的女子同時帶三個男士來做親子鑒定。
三個男士看起來還挺和諧的,他們甚至在等結果的時候還互遞了名片。
結果是:竟然沒有一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
三個男的如釋重負,女的也挺輕松的,她笑著說,“哦,這樣啊,那我就知道是誰的了。”
這么多年鄧亞軍各種奇葩事見多了,也都見怪不怪了,就連雙胞胎不是同一個父親這樣的事她都碰到過兩次。
第一次是雙胞胎的父親懷疑兩個都不是親生的,過來做親子鑒定,結果出來后,鄧亞軍對這個父親說,“至少還有一個是你的。”
第二次是龍鳳胎,父親根本沒懷疑,是給孩子報戶口,過來檢驗DNA的時候,發現女孩是這個爸爸的,男孩不是。
顛覆吧?
這種情況其實是很罕見的,因為它要滿足無限個巧合。
1母親在排卵期。
2母親在短時間內跟兩個男人做過。
短時間是多短呢?12個小時之內。
3母親還要在這個月內同時排兩個卵子,這兩個卵子要跟不同男人的精子受精。
而大多數女性,一般一個月只排一個卵子。
然后還得成功受孕,著床等等。
這些條件都得吻合,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會出現雙胞胎不是一個父親的情況。
結果出來后,就連鄧亞軍都氣笑了:這概率可比買彩票還難中!
孩子的兩位父親不止氣憤悲傷,甚至哭笑不得。
親子鑒定這個行業讓鄧亞軍窺到了最真實也最復雜的人性。
雖然,生出不是這個家庭的孩子一定有很多隱情,但那些為自己埋下悲劇種子的人,不知道是否也有能力面對種子有一天會發芽,會開花,會長出惡的果子。
一串神奇的生命密碼,一座充斥著欲望與現實的人生舞臺。
那是不是所有的鑒定結果都會導致感情破裂?
也有好的結果。
比如有個男士本人長相一般,孩子特別漂亮,為此他吃了半年多的抗抑郁藥,后來鼓起勇氣來到鑒定所,證實就是他親生的,電話通知他時他開懷大笑,說這個比藥管用,以后再也不用吃藥了。
比如有個大爺都70多了,他的兒子都有兒子了,但他一直懷疑,一輩子了,心里都不舒服,后來他拿了兒子的煙屁股到鑒定所做了個鑒定,就是他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比如有一個人和哥們喝酒,喝多了,哥們連說了3遍,“你兒子長得不像你,更像我。”他一生氣就把哥們打了,并帶著孩子做了親子鑒定,事后證明了孩子就是他的,他的哥們兒也只是開玩笑沒深淺而已。
……
而且就算是不好的鑒定結果,有時候也會因為人的不同結果不同。
比如,一個16歲男孩的父親,檢測出來孩子不是親生的,這個父親說不準備和孩子說這件事,他覺得16年的養恩比生恩重,讓鑒定所先保留這些數據,將來有人調用的話就調用,但他選擇不知情。
比如,一個男的外邊找了小三,小三生了孩子后就跑了,男的和妻子坦白了,妻子帶著孩子過來做鑒定,說如果確實是丈夫的,也不能不管。后來鑒定結果是的,妻子選擇養了那個孩子。在這個案子里,男人犯了錯,但至少孩子的結局是圓滿的。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個坐監獄的爸爸,鄧亞軍后續了解到,大伯一直養孩子到爸爸出獄,盡管不是親生,爸爸還是接受了那個孩子。
比如上面說的那個老公跟外面女人生了孩子抱回家騙她的那個媽媽,離婚時,法官問8歲的孩子跟誰,孩子選擇了跟他沒有血緣關系的媽媽。
……
這么多年從事親子鑒定,鄧亞軍有時候覺得自己早已經習以為常了,甚至覺得有點麻木了。
可是又總有時候,她發現自己還是會震驚,還是會感慨,還是會糾結,甚至,還是會久久難以平靜。
19年,10萬余例DNA親子鑒定,1/5的排除概率,數字的背后,人性中最隱秘、最復雜的部分被撕開。
那些讓人顛覆三觀的案例,或許也只是讓我們離真實更近了一步。
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婚姻里,忠誠非常重要。
不要相信長遠的,可以源遠流長幾十年的愛情。
不要去追尋婚外的那些偶然的心動或是誘惑。
因為和荷爾蒙相關的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荷爾蒙過后,夫妻之間最終還是要依靠由時間和忠誠幻化出來的親情、友情,和恩情。
再退一步說,如果你做不到忠于婚姻,底線是孩子一定得是家庭里的、婚姻里的。
因為血緣關系對中國人太重要了,尤其父親和孩子的血親關系,那是一條密不可分的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底線。
保持忠誠,守住底線,有時候慢慢還會進化出你想要的愛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