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里找到4倍牛股很難嗎?
其實很容易。
但是要賺到4倍,卻有三個難點。
1、無法判斷是牛市。
2、無法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
3、無法做到耐心持有。
實際情況中,牛市里即便給到一只十倍牛股,都有人是虧著錢出來的,更別說賺4倍了。
絕大多數人,騎上過大牛,但最終只是過客,早早下車了。
我們換個概率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其實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一輪牛市中,想要實實在在拿到4倍盈利,即便是長線持有,漲到4倍就賣出,如果無法在最低買入,等牛市確立買入,那么股價至少也要翻5倍以上了。
通常,底部起來的一段是很難把握的,到底是反彈,還是大牛市來了。
當你確認是牛市了,那些大牛股至少也有20%-30%的漲幅了。
此時還要出現4倍漲幅,總體漲幅至少5倍以上。
拋開06-07年的大牛市,指數上漲超6倍,假設是一輪普通的牛市,指數上漲50%,那么漲幅超過5倍的個股,占比一般也不超過2%。
所以,拿到5倍大牛股的概率也就只有1/50。
指數上漲50%,漲幅超過2倍的個股,可能有30%。
選到兩只2倍個股的概率,是30%×30%=9%,明顯是更容易一些。
但是,問題來了,投資有時間成本,當一只股票出現2倍的漲幅的時候,再換一只股票,再拿到2倍漲幅,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因為后拿的那只股票,已經出現了較大的基礎漲幅。
要實現4倍漲幅,可能需要找到很多只股票,每一只都在錯位的時間節點里,出現較大的漲幅。
這種錯位的上漲,類似于行情輪動,但能把握輪動行情的投資者,可能比買到2%的概率更低。
所以,兩者難度都很大,但是對于非專業投資者來說,換股賺到4倍的可能性,比買到一只4倍股更難。
牛市里,抓牛股其實是有技巧的。
或者說,可以用一些方式方法,篩選掉一些不可能成為大牛股的股票。
我們用排除法,先說說不會成為大牛股的股票。
1、業績很差。
或許你會反駁,很多垃圾股,業績很差,甚至是虧損的,在牛市里照樣會漲。
確實,業績很差的股票,牛市里也有出現大漲的,但是出現5倍以上漲幅的,幾乎沒有。
原因是,短期炒作的資金,一樣會恐高。
2-3倍的漲幅,是情緒性的上漲,不需要業績,但是5倍以上的漲幅,是需要業績的。
至少是業績預增,同時需要一些題材熱點的配合,否則股價撐不住。
2、沒有核心題材。
這個也很重要。
業績好的股票,可能出現的漲幅,是業績漲幅與行情總體漲幅的疊加;
假設業績增長50%,行情上漲50%,那150%×150%,也就只有225%,距離5倍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有題材的加持才行。
核心題材本身,即便沒有業績,也能出現2-3倍的漲幅,再加上業績增長,300%×150%等于450%。
再加上一些資金流動性的估值溢價,很容易就出現5倍的漲幅。
3、市值比較大。
股票的市值如果比較大,出現5倍的漲幅,難度就比較大。
很少有企業能夠在短期內出現5倍的成長,所以其中一定有資金給出的流動性溢價。
而資金對于大市值個股,本身是有恐懼的,200億炒作到1000億,遠比2000億炒作到10000億要容易。
因為后者一旦行情結束,大量資金出逃,市場能接盤的資金太少了。
這也就制約了大市值個股短期內出現5倍漲幅的可能性,除非總體牛市延長,或者出現大資金抱團,否則很難實現。
即便是茅臺這樣的個股,從500漲到2500,5倍的行情,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完成的,或者說穿越了牛熊的一個周期。
4、沒有成長性。
沒有成長性的個股,是很難成為5倍個股的。
這個成長性,其實就是業績的成長。
某一些行業受到政策的引導,會快速發展,訂單量的激增,可以在短期內打開成長性收入和未來成長的預期。
只有出現成長性,股價才有想象空間,才有資金會不斷入場。
因為,成長性加持之下,即便短期內賺不到錢,未來也可以用時間換空間,風險性比較小。
資金在股價相對高位的時候,還敢于追逐入場的,一定是這部分高成長性的個股。
盤點完上述4條,基本上就可以排除98%的個股了,那么剩下的2%,就是極有可能借著東風起飛的大牛股。
大牛股的特征,就是業績高成長、中小的市值、鮮明的題材、被資金關照。
對于普通散戶來說,牛市里,盡量不要頻繁換股。
這是針對普通散戶而言,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普通,捕捉行情熱點的能力,超乎常人,那么換股還是有優勢的,畢竟資金使用的效率可以最大化。
但是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散戶來說,頻繁換股,就是頻繁做決策,決策做的越多,出現失誤的概率就越大。
要知道,同樣一個漲停,在一個跌停,結果是虧損1%,也就是損失成本高于收益成本。
一旦犯錯誤,會導致前功盡棄。
同時,散戶把握資金輪動的能力,其實是比較弱的,尤其是在牛市里。
原因也很簡單,散戶大量入場后,資才金有輪動的空間。
散戶進去,資金出來,買入那些散戶大量拋售,遲遲不漲的板塊。
所以,你就會明顯的發現,牛市里絕大多數的行情輪動,大部分散戶都是做反的,遠不如持股不動。
還有一點,牛市里往往是強者恒強,弱者恒弱。
所以,連續搭上牛股的概率,比起坐在一只牛股身上的概率更低。
這也決定了操作上,連續換股的收益,可能遠不如拿著一只漲幅還不錯的個股。
牛市,之所以稱謂牛市,主要是資金源源不斷。
而資金的投資偏好,也是相仿的,這也就導致了很多股票會從估值洼地,走向估值溢價,成就大牛股。
最后講講,我們想找的大牛股,除了基本特征以外,啟動時有什么信號。
1、先于行情啟動。
這一點非標非常重要。
牛市的起點往往是很難被察覺的,或者說是走出來的,不是猜出來的,所以資金先進入的個股,往往就是牛市中最大的牛股。
原因也很簡單,這部分股票在熊市末期率先吸引到了資金的入駐,說明有獨特的優勢和潛力,牛市中自然更能迎風飛翔。
所以,大牛股往往先于整體行情啟動。
2、底部明顯放量,而且量能持續。
既然是資金率先入駐,那么大牛股一定是在底部持續放量的。
資金所及之處,量能是必備的。
大牛股的特征,不僅是底部量能放大,更重要的是即便出現了兩倍三倍的漲幅,成交量依然保持在高位。
這是明顯的資金高參與度的體現,也是成就牛股出現估值溢價的必備條件。
3、政策級別的題材支撐。
上文已經提到,超級大牛股一定是業績和題材兼具的。
牛市里的超級大牛股所處的行業,一定是受政策利好的,而且是大的規劃,長期的利好。
所以,這種政策的級別,往往是寫在五年規劃綱要里的,并且有實質性的政策補貼或者有政策推動措施的,不會是那些短期的題材熱點。
4、板塊資金龍頭。
光有業績、題材和成交量還不夠,既然要是大牛股,那么本身一定得成為板塊中最亮眼的星,也就是資金龍頭。
我們都知道,熊市里業績龍頭的表現是最好的,而牛市里資金龍頭的表現是最好的。
所謂的資金龍頭,可以理解為換手率最高,同時短期股價上漲幅度最高的個股。
一旦資金龍頭確定,大量的資金就會追逐龍頭而去,因為龍頭的賺錢效應最明顯。
主力資金越多的地方,其實就越是安全,因為資金不愁賣不掉,不愁無法脫身。
大牛股也就應運而生。
散戶并不是在牛市里賺不到錢,而是因為不好的交易習慣,錯失了一次次賺大錢的機會,每一次都是賺一些小錢。
當牛市結束,熊市到來的時候,可能一輪調整,就會讓牛市的那點盈利煙消云散,陷入虧損。
其實,究其本質原因,還是對于個股的把握不當,無法判斷個股是否是超級牛股。
很多散戶都會有錯失牛股的時候,需要做的不是患得患失的感嘆,而是要真正意義上去找出原因。
為什么這只股票這么牛,又為什么自己拿不住,未來如何把握,不再錯失牛股。
只有掌握了判斷牛股的方法,再加上大牛市的資金配合,才能真正分享到牛市紅利,賺到超額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