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時代,Excel出錯的悲劇并不少見,尤其是在復雜的財務表格中,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損失慘重。但你知道?通過智能工具DeepSeek,竟然能輕松搞定這些麻煩!想知道它是如何將錯誤標紅并自動修正公式的?接下來就帶你深入了解這個神奇的工具,看看它如何改變了企業的工作效率!
在一次例會上,某企業財務主管將一份包含大量公式的Excel表格分享給老板。由于表格過于復雜,財務主管無法發現錯誤數據,導致財務數據錯誤,最終造成3萬元的損失。
事后,老板將表格截圖發給了DeepSeek的使用培訓師,并輸入指令“/check@財務表”,DeepSeek便自動將錯誤數據標紅并修正了公式。
隨著企業數字化進程加速,內部工具的使用已成為影響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通過培訓提升員工工具使用能力,能有效減少加班現象,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但DeepSeek的使用情況并不樂觀,9成員工只會基礎功能,真正掌握核心功能的人寥寥無幾。
比如對DeepSeek的競品分析功能了解的并不多,員工只會上傳競品資料,詢問“哪款產品更有市場潛力”,得到的答案往往只是一句“品牌A比品牌B更有市場潛力”。
其實只需在指令前加上“/vs@品牌A@品牌B”,DeepSeek便會自動輸出SWOT對比表和市場策略建議。
某快消企業HR發現使用DeepSeek進行競品分析后,能得到更為詳細和精準的分析,從而制定出更為有效的市場策略,最終幫助公司節省了17萬元的市場調研費用。
有意思的是,同一時間段內,某快消企業中的00后實習生使用DeepSeek完成周報,而在一旁熬夜加班的老員工卻未使用這款工具。實習生只花了10分鐘,而老員工則花了近2個小時。
這便是工具使用能力差異帶來的工作效率差異。
除了深度挖掘內部工具外,掌握一些隱藏技巧也能提升工作效率,比如跨平臺數據貫通術、個性化指令訓練法和敏感信息自動過濾設置等。
某互聯網公司在進行一場關于項目進展的復盤會議后,將2小時的會議紀要制作時間縮短至5分鐘。借助DeepSeek,在上傳會議錄音文件后,只需輸入指令“/mindmap@會議主題”,DeepSeek便會自動生成思維導圖。
而在某電商團隊的周報匯報中,僅用40分鐘便完成了匯報PPT的制作。團隊成員在輸入“/datav@2024Q3銷售數據”后,DeepSeek便自動生成了動態圖表模板和趨勢分析文案。
團隊成員表示,以前制作匯報PPT需要8小時,現在只需40分鐘即可完成。
此外,他們還將DeepSeek應用到了其他工作中,比如撰寫總結、規劃文案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DeepSeek時,不少員工存在錯誤操作,比如直接問“怎么寫報告”、一次性問10個問題、復制粘貼他人指令等,這些都可能導致DeepSeek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