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南瓜就是我們常說的“印度南瓜”、“日本南瓜”、“西洋南瓜”等均屬這個種,以圓形或扁圓形居多,老熟瓜的果皮顏色有綠色、青色和橘紅色,蠟粉較輕。栗子南瓜根系、耐高溫能力、抗白粉病性都較普通南瓜稍弱,比較耐低溫。淀粉含量比普通南瓜高,口感好,是食用型南瓜。這幾年很受人們的“追捧”。
下面二妹子主要介紹一下“栗子南瓜春茬日光溫室栽培定植后的管理技術(shù)”,供菜農(nóng)朋友參考!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
◆栗子南瓜定植后管理要點:
栗子南瓜定植后管理主要分為溫度管理、水分管理、植株調(diào)整、人工授粉、坐果前管理及果實管理等。
1.溫度管理
定植后至醒棵前一般不通風透氣,增加室內(nèi)氣溫,使溫室內(nèi)白天氣溫保持在25~35度,夜溫在15度以上,促進幼苗成活。活棵后至雌花出現(xiàn),白天氣溫高30度時應開后墻窗口或揭前膜降溫,下午室內(nèi)溫度降至25度時應閉棚。開花結(jié)果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度,夜溫在15度以上。果實褪毛至成熟期,外界氣溫較高,溫度控制主要是降溫為主,白天氣溫不超過30度,夜溫在18~20度之間。
2.水分管理
定植后至醒棵前一般不澆水,閉棚增加濕度,防止水分蒸發(fā)流失。醒棵至抽蔓時要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水,以有利南瓜健壯生長和提高根系土壤溫度。雌花開放后,此時營養(yǎng)生長和果實生長同時進行,需水量大,要加大水分供應。
3. 引蔓
植株生長到30厘米左右時,南瓜開始甩蔓,此時要及時吊繩固定南瓜藤蔓。所用繩索最好是麻繩,其次是草繩,再次是雙股塑料包扎繩。引蔓多在中午前后藤蔓較為柔軟時進行,順著藤蔓的扭曲方向順勢綁蔓。剛開始時每隔3~4天綁蔓1次,以后隨著氣溫升高,生長加快,每隔2天左右就要綁蔓1次,直至手夠不著為止。
4. 整枝摘心
南瓜的分枝能力很強,每個葉腋都能形成側(cè)枝,主蔓上形成子蔓,子蔓分生孫蔓,整枝就是有目的地剪除部分藤蔓,使養(yǎng)分集中在需要保留的藤蔓上,形成藤粗、葉大的長勢,從而提高同化效能,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的發(fā)生。
整枝方法有很多,如單蔓式整枝、多蔓式整枝,整枝也可以不拘某種形式,多種方法并用。
①單蔓式整枝:是把側(cè)枝全部摘除,只留1條主蔓結(jié)瓜。一般早熟品種,特別是密植栽培的南瓜,多用此法整枝。在留足一定數(shù)目的瓜后,進行摘心,以促進瓜的發(fā)育。
②多蔓式整枝:一般用中晚熟品種,就是在主蔓有5~7節(jié)時摘心,然后留下2~3個側(cè)枝,使子蔓結(jié)瓜。主蔓也可以不摘心,而在主蔓基部留2~3個強壯的側(cè)蔓,把其他的側(cè)蔓摘除。
③不拘形式的整枝方法:就是對生長過旺或徒長的植株,適當?shù)卣徊糠謧?cè)蔓、弱蔓,葉片過密處適當打葉,這樣有利防止植株徒長,改善植株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化瓜現(xiàn)象的發(fā)生。
5. 點花(人工授粉)
南瓜是雌雄異花授粉植物,依靠蜜蜂、蝴蝶等蟲媒傳播花粉。在自然授粉的情況下,異株授粉結(jié)果率占65%,本株自交授粉的結(jié)果率占35%。從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的效果看,人工授粉的結(jié)果率可達72.6%,而自然授粉的結(jié)果率僅有25.9%,所以人工授粉對提高南瓜的結(jié)果率極為有利。
溫室栽培栗子南瓜3月中下旬或4月上旬就能開花。一般來說,第1雌花應該摘除,這是因為:
①由初花期氣溫低、日照短,雌花發(fā)育早雄花,雌花開放時雄花還未開放,沒有花粉供應,雌花成為無效花;
②首節(jié)雌花往往由溫度低,營養(yǎng)供應跟不上,造成發(fā)育不良,形成畸形瓜;
③過早結(jié)果會影響營養(yǎng)生長,使得植株葉面積過小,影響后期瓜的生長發(fā)育。
當?shù)?雌花開放時,此時外界氣溫尚低,沒有蜜蜂活動,需要人工點花,以便促進坐果和果實膨大。人工授粉的具體做法是:一般南瓜花在凌晨開放,所以人工授粉要選擇晴天上午8時前進行,可采摘幾朵盛開的雄花,用蓬松的毛筆輕輕地將花粉刷入干燥的小碟子內(nèi),然后再蘸取花粉輕輕涂滿雌花的柱毛上,授粉以后摘張瓜葉覆蓋,勿使霧水侵入,以提高授粉效果。也有的將雄花采摘后,去掉花瓣直接套在雌花上,使花粉自行散落在雌花柱尖上,或用雄蕊在雌花柱頭上輕輕涂抹,這樣也能達到人工授粉的目的。
如果此時還未有雄花開花,就需要考慮用化學激素點花了,具體做法是:用10~20毫克/千克的2,4.D或萘乙酸稀釋溶液,涂正開的雌花花柱上。
6.疏花疏果
單蔓整枝留第2、第3或第4個果實即可,摘除低節(jié)位或果形不正、帶病受傷幼果,以保證所留果實的發(fā)育,同時摘除其余的雌花和雄花。雙蔓整枝的,每個蔓留第2雌花坐果,待它們完全坐果后,摘除其余的花或果。
7. 坐果的前期管理
◆要點:南瓜坐果后就進入營養(yǎng)生長和果實生長同時進行的階段,此時,溫度、光照、水分和營養(yǎng)供應極為重要。
溫度與光照關(guān)系密切,要增加室內(nèi)氣溫,首先,要充分利用光照,充足的光照不僅有利增溫,也有利植株養(yǎng)分的積累,因此,如果膜上沉積的灰塵多比較臟的話要用水沖洗干凈。其次,加強揭蓋管理,除非氣溫過高需要揭膜透氣外,盡量不揭膜,即使揭膜也應在中午時分進行,并及早閉棚保溫。再次,要控制好水分供應與室溫的關(guān)系,澆水會降低土溫,過多的水分不利溫室整體溫度的上升和保持,澆水應掌握的原則是:不干不澆水,中午澆小水,晴天澆水。
在此期間,新的側(cè)枝仍比較活躍,在坐好的果實前留3~4片葉摘心,使得營養(yǎng)向果實集中。
8.果實管理
開花后7天果實進入迅速膨大期,此后的1個月要充分供應水分,結(jié)合澆水適當施些復合肥或人糞尿等,并根據(jù)室內(nèi)氣溫情況,多通風透氣,保證溫室內(nèi)二氧化碳的濃度,促進果實的生長。晚間氣溫高15度時,棚膜就不需要放下了。開花后45天,即到果實采收前10天不要供應水分。
在南瓜果實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為促進果實的正常發(fā)育,提高果實的商品性,應該及時進行果實管理工作。
為了充分利用空間,溫室內(nèi)南瓜多采用吊蔓栽培,果實懸在空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能比較均勻地接受光照。但有時由葉片茂盛,會遮蓋果實,造成果實表面接受不到陽光,因此,應當摘除遮在果表的葉片,讓果實見光。
9.采收
如是采收嫩瓜,開花后20天就可以進行。如要采收老熟瓜,一般在開花后45天果實就基本成熟了,但如果讓瓜具有最佳的品質(zhì),應該到55~60天后采收,采收越晚,品質(zhì)越好,越耐貯藏。
【結(jié)語】:
栗子南瓜屬于特色南瓜中的品種之一,在我國熱帶地區(qū)特色南瓜露地栽培通常有春、秋和冬3茬,長江以南分春季和秋季2茬,淮河以北通常只有春季1茬。隨著大棚、日光溫室和加溫溫室等保護設施的廣泛應用,長江以北基本上可以種植2茬或3茬,但以春茬生長最好,品質(zhì)最佳,病蟲害最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