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談起股票,開口總是先問:“毛利率多少?每股盈余多少?市盈率幾倍?”
很多投資者認為,這家公司去年賺多少錢、市場給予多少評價,是決定該公司股價的關鍵。
那么就和大家聊聊PE、PE百分位、PB、ROE、股息率、預測PEG這都是什么?
1、PE:市盈率,某某花1000元買了1頭母豬,母豬每年產的小豬可以賣100元,那么某某10年可以把投入的成本收回來,這只豬的市盈率就是10倍。
2、PE百分位:百分位是反映豬的投資在歷史區間中的價值高低,如果現在的百分位是20%,那么說明現在的投資價值比歷史上80%的時候都要高。
3、PB:市凈率,某某不是全款買的豬,而是找朋友借了500元,那么這頭豬屬于某某的凈資產就只有500元。豬的價格1000除以凈資產500,2倍就是豬的市凈率。
4、ROE:凈資產收益率,每年賣小豬可以獲得利潤100元,那么100元除以凈資產500元,得到的20%就是凈資產收益率。
5、股息率:某某把賣小豬的100元,拿出50元犒勞自己,剩下的再去買好飼料或者擴產。拿出來的這50元就是給自己的分紅,50除以1000,5%就是分紅率/股息率。
6、預測PEG:這是本次加入的指標。簡單看市盈率10倍,某某覺得每年10%的收益太低了,但是實際上母豬吃的好,每年產豬以20%的速度增長,這樣雖然今年賺的少,但是往后每年都能有增長,投資收益率就會相應的增加。用PE除以增長率G得到的數,就是一個綜合考慮當前估值高低和未來增長的指標,所以PEG越低,投資價值就越高。
而混跡投資圈比較久的小伙伴,應該會知道巴菲特很喜歡一個選股指標:
凈資產收益率ROE。
它的公式是這樣的——
凈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凈資產
ROE是一個衡量公司資產運作效率的指標,也就是,判斷企業能賺多少錢。
巴菲特曾說,如果非要用一個指標進行選股,他會選擇ROE(凈資產收益率),那些ROE能常年持續穩定在20%以上的公司,都是好公司。
而芒格認為,一只股票的長期回報率,基本等于它的長期平均ROE。
當然,這是基于一個前提的:
那就是公司一直不分紅,每年都把盈利全部投入生產,這樣它的長期盈利增長速度,就很接近ROE的數值。
不過,現實中能連續多年不分紅的企業是很少的。
如果這家上市公司有分紅,那么整體的投資收益要算上分紅的部分,所以還要加上股息率。
一般來講,ROE越高,賺錢的效率也就越高。
看看貴州茅臺就知道了。
《慢慢變富》的作者閑來一坐s話投資認為茅臺作為商品,具有4重屬性:
消費屬性+社交屬性(包括禮品屬性)+收藏屬性(包括個人囤貨)+金融屬性。
而且他在《慢慢變富》中一直強調,所謂好的生意,可能大多均存在于符合人性的生意之中。
比如,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讓自己覺得在人前人后很有面子,這是人性;
同樣,讓自己更加美麗動人,而且永葆年輕,這也是人性。
而我們投資,就是要善于尋找這種符合人性的好生意。
但是,僅從ROE高這一點去選股,也會有偏差。
你看像一些ST公司,短期ROE一度達到100%甚至1000%以上,但明顯不屬于好公司。
回復:書籍,即可免費獲取文中名人書籍,提升自我分析能力
ROE的公式,凈利潤÷凈資產,可以拆解為3個部分:
所以,ROE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都是成正相關的關系。
也就是說,在其中兩個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第三個變量的數值,就可以抬高ROE。
比方說,銷售凈利率。
很多公司除了正常經營的利潤,還包括了一些非經常性的收益,比如賣資產、政府補助什么的,都加進去,提高公司的凈利率。
一下加入了很多和公司經營業務沒有直接關系的,非經常性收益,ROE當然高了。
就像你正常的年薪是12萬,但今年有天在大街上走著走著忽然撿了10萬,你總不能跟大家說你年收入22萬吧。
再比如,權益乘數。
這個權益乘數,是表示企業負債程度的一個指標,高權益乘數,就是高杠桿。
但財務杠桿過高,相應所承擔的風險也較高。
還有一些周期性行業,像什么鋼鐵、有色、汽車、房地產、券商等等這些,不同時段里ROE的高低也是差別很大,高位的ROE不可持續。
所以,不能只看ROE高不高,尤其短期內ROE虛高的,得拉長時間段,看長期能不能保持。
只有不斷成長的公司,才能每年都保持高的凈利增速,這才是好公司。
當然,這樣的公司也比較稀缺。
目前,A股上市公司數量接近4 000只,任何一家機構想要對近4 000只股票進行覆蓋研究,都是不可能的。
即便在中國這樣的證券市場,有這么多家券商、研究所,有研究報告覆蓋的公司數量也不超過2 000家,也就是說,A股市場還有將近2 000家上市公司是沒有任何機構研究的。
對個人投資者來說,要對全部公司進行研究更不現實。
個人投資者資金量小,一般選8~10只股票放進投資組合就足夠了,我們怎么樣才能從這茫茫股海中選出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呢?
有沒有行之有效、普通投資者能學會的選股方法呢?
對此,《長期的力量》的作者梁宇峰提出了選出潛力好股票的“7種武器”從而慢慢構建起適合自己的盈利體系。
不過,在這里要提醒一句,
ROE只是一個財務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斷企業的盈利狀況。
但是,要考核一家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絕不是僅看一個ROE指標就能摸透的。
比如說價格方面,上漲還是下跌了,都和這個指標無關。
如果你僅僅是看ROE值,不看價格,很可能在高位買入,導致長時間被套牢。
所以,當我們去投資的時候要考慮的東西是方方面面的。
回復:書籍,即可免費獲取文中名人書籍學習。提升自我分析能力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一家公司的經營全貌,建議大家最好仔細看看這家公司近5年的三大財報,并分析數字背后的意義,這樣才能切實掌握其整體發展狀況及長期營運績效,避免被一時的高營收騙了。
換句話說,只看數字的絕對值沒有意義,而只看單一會計科目也沒有價值,畢竟單一會計科目(如營業收入或應收賬款凈額)并不能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
所以,僅看單一數字、會計科目或財務報表,你將面臨不小的投資風險。
只有把三大財報擺放在一起檢視,你才能看見公司經營的全貌。
個人投資者普遍的盲點是,三大財報中,只看利潤表,卻沒有詳閱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
如果個人投資者僅看利潤表就貿然決定投資,買進一家公司的股票,有可能發生該公司已經瀕臨破產。
在三大財報中,最重要的是現金流量表。
雖然利潤表可以說明一家公司賺錢或虧錢,資產負債表可表示該公司的資產規模及負債狀況,但只有現金流量表才是財務狀況照妖鏡,能讓投資者看到其他財報上未透露的經營端倪。
畢竟,只有現金流量表上的數字,才代表真正有該筆金額存在,而且能直接反映出公司在這段時間內,究竟是流出去的錢較多,還是流進來的錢較多。
但是要注意,流進來的錢多也并非絕對是好事,投資者還要記得檢視到底錢是從哪里流進來的。
舉例來說,大多數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每年發放的現金股利,尤其是連續好幾年穩定配息的公司更被視為定存概念股。配發現金股利的前提,通常是公司要有盈余。
但即使公司獲利,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也無法發出股利。
因此,一家公司是否擁有可自由支配的資金,足以每年穩定發放現金股利,要看其現金流量表。如果一家公司的現金流為負數,卻還能發放現金股利,那么很可能是靠借錢或增資來配息或配股。這種入不敷出的做法是很危險的。
所以,看懂財報很關鍵。
那么,《活用理財金三角》的作者方士維就在這本書中,手把手教你看財報,拒絕盲目投資。
所以,在投資之前,要做好功課,畢竟這些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也不是空喊口號。
來源:中信出版墨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