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內(nèi)蒙古旅游,幾乎每一年都會碰到正在舉辦的那達慕大會。“那達慕”是蒙語,把它翻譯成漢語,就是“民族文體活動或游戲”的意思。在錫林郭勒的冰雪草原上,我就很榮幸地參加過幾次,可以說每次都會被現(xiàn)場熱鬧的氣氛震驚到。
草原牧民們身著傳統(tǒng)服飾表演或者參加各種活動和競技,不僅畫面震憾,也讓我深度了解了當?shù)氐拿耧L民俗。像“男兒三藝”(就是摔跤、賽馬、射箭)、喜塔爾(就是蒙古象棋)等蒙古民族的傳統(tǒng)比賽項目,通常每年舉辦兩次,夏季一般在7至8月舉行,冬季一般在12月至來年1月舉辦。
同樣,“五畜祈福”也是蒙古族的傳統(tǒng)習俗,可惜每次到內(nèi)蒙古,我卻都和它失之交臂。有一回終于在當?shù)貙в蔚陌才畔拢ュa林郭勒盟的“五畜祈福區(qū)”參觀。不過因為非活動期間,這里空無一人,如果需要講解或者想進蒙古包,還需要等待管理員來開門。
據(jù)“科普”,蒙古族稱牛、馬、山羊、綿羊、駱駝為“五畜”,是長期從事畜牧業(yè)的蒙古人的生命源泉。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們。
“五畜祈福”儀式一般會以點燃新年香爐、給五畜送新年的祝福、頌“五畜頌”、為五畜系彩條、蒙古族德高望重的長者為五畜額頭涂抹黃油的形式,祝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草畜興旺。
當天到達時,整個“五畜祈福區(qū)”還都被籠罩在“風雪交加”之中,天氣可謂惡劣。航拍機也是哆哆嗦嗦地上天,只是匆匆忙忙飛了圈,好在大致的全景都被記錄下來。當?shù)谝谎劭吹竭@么多的蒙古包錯落有致地如寶石一般,“鑲嵌”在雪白世界中,頗感驚艷。
蒙古包是當?shù)刈钣忻奶厣唬鋵崿F(xiàn)在我們所見到的,多是改良了不知道多少倍的“現(xiàn)代建筑”。據(jù)本地人誠懇坦言,如果由真正的牧民搭建,蒙古包是不可能有空調(diào)的,即使四周裹上數(shù)層羊皮,也需要依靠取暖爐才能生活。而外地人,尤其是來自大城市的游客,光那股味兒就沒幾個受得了,想想也確實如此。
只有在冬天來過內(nèi)蒙古的大草原,你才會知道什么叫做一望無際的白雪皚皚。就算是哈爾濱的農(nóng)村,我也沒有遇見過這樣的畫面,因為到處是樹,山,或者民居。而這里,四周都是茫茫大草原,披上冰雪后,就像童話世界一般,白得讓人眼睛都有點睜不開。唯有這些蒙古包,在此時此刻顯得尤其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