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前天寫了一篇關于非常時期是否面臨失業(yè),以及怎么避免失業(yè)的文章,這個話題真的很扎心,也很現(xiàn)實。
你要知道,現(xiàn)在疫情沒結束,國家鼓勵延期開工,很多公司考慮到員工安全,把開工日往后延,讓大家晚一點上班。可問題就來了,越晚上班,公司面臨的損失會越大,你自己也會每天吃老本兒或者啃老,坐吃山空呀。
那怎么辦?在這個非常時期,對很多公司來說,恰好是思考“如何遠程協(xié)作辦公”的契機。遠程協(xié)作辦公看似新鮮,其實國內外都早有嘗試。
2003年5月,阿里巴巴一名員工感染非典,導致整個公司五百多人被隔離在家,馬云也在其中。恰逢阿里巴巴發(fā)展關鍵時期,馬云被迫宣布,公司全體人員開始在家遠程辦公。用技術確保網(wǎng)絡連接,用制度優(yōu)化人員管理,照樣迎來了阿里的爆發(fā)期。
那么,未來在國內,遠程辦公是否會成為常態(tài)?正在遠程工作的我們,如何保證工作效率?除了技術問題,還有什么是急需解決的呢?
關于遠程辦公,很多人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就比如說這次疫情,很多人的想法就是,現(xiàn)在特殊時期,我們的確需要“遠程辦公”,來“短期過渡”一下。
但是,我卻不認為“遠程辦公”只是在大家“走投無路”時才短暫地使用一下。為什么這么說?
其實那些對生產協(xié)作要求不高的公司,本來就完全可以嘗試這種代表未來的工作方式。畢竟現(xiàn)在雇傭制越來越不流行了,老板和員工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未來老板和員工更多的不是上下級關系,而是合作關系,互取所需,追求共贏。況且那些牛逼的人,大概率也不會愿意在1平米格子間里散發(fā)才華。
我有很多在上海的朋友同學,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室,遠程辦公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太正常了。而且團隊體驗感覺也不錯,如果不坐班,省去了通勤時間,再加上辦公不受地域限制,能和各地的人才,一起辦公一起交流。
因此,遠程辦公這項技能,是未來公司靈活辦公的核心技能。
再看現(xiàn)在,全國人民卷入進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不能出門,不能回公司;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呀,經濟得運轉起來呀,所以我身邊看到的,當下很多公司,一方面為了平復疫情,推遲上班。另一方面,已經在盤活線上可開展的業(yè)務了。在家就能為社會做貢獻,為經濟做貢獻。
對于普通人來說,你只要把好的在線協(xié)作工具要用起來就好,市面上軟件有很多,我們團隊最基礎的需求,一個是多人同步操作文檔,石墨就能搞定;一個是大件文檔傳輸共享,我們用的百度網(wǎng)盤;然后堅果云會專門用來沉淀公司資產。如果你不會PS等平面設計,也可以在網(wǎng)上找到很多免費的在線修圖軟件和網(wǎng)站。
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yè)。遠程協(xié)作辦公,都有著不少的困難,不僅很多公司沒有經驗,很多員工也沒有在家職業(yè)化辦公的經歷。
所以,突然在家辦公就會有這樣的問題,老板就會懷疑員工在家這工作效率能行嘛?
不像員工平時在辦公室,你能隨時了解他們的工作進度,了解他們的工作節(jié)奏,沒事還能兩天開個小會,三天開個大會的,而且員工們工作上出什么問題,能即時給到他們建議,對吧,所以老板會有種失控感。
另一方面呢,員工也一樣,員工也有困擾,最大的困擾大家也知道,就是在家躺著太舒服了,沉不下心去工作呀。而且大多數(shù)的職場人,都屬于群居動物,要一起做事情,在群體中才有自己的存在感和安全感;如果失去了聚會,很多人內心是極度不安的。
你想想,在這種狀態(tài)下,你的領導安排你做一個方案,你在家,你做著做著,但沒靈感了,想微信語音你的同事,來場靈感碰撞;但手機一拿到手里,你就被那些疫情的最新消息、朋友圈信息給吸引住了,一刷幾十分鐘就過去了,工作的事就被擱置了。
所以,如何從放松的休息狀態(tài),進入專注的工作狀態(tài),成了很多人疫情期在家辦公的難題。那我們該怎么做呢?結合這幾年和團隊小伙伴的線上辦公經驗,我認為這主要需從工作和個人兩方面進行改變。
要在遠程辦公過程中保證工作質量,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明確目標,以結果為導向
什么意思呢?
簡單解釋一下,明確目標,就是我們常說的,大目標是什么,目標又該拆分成幾個任務,每個小任務的責任人是誰?
這些問題,做領導的心里要清楚,線上布置任務的時候,要點對點落實;員工也要清楚你自己的工作重點和目標在哪,哪些是緊急的事要先做,哪些是可以緩一下的,學會分配好精力,把主要精力用在緊急且重要的事情上。
還有就是在布置任務時,一定要量化關鍵結果。很多管理層都不重視這一點,你給你的員工說,“周日在朋友圈發(fā)布推廣海報”。這是一個任務,但這不是好任務。
更好的表達應該是這樣,“在朋友圈發(fā)布推廣海報,要吸引1000名目標用戶”重要的不是“發(fā)布”這個動作,而是你想要通過這個動作帶來什么影響。量化結果的能力,恰好體現(xiàn)你對全局的把控能力。
員工同樣要以結果為導向,你做的事情不要為了做而去做,你要思考這個事情能給公司和自己帶來什么正面影響。
第二,早開會,晚復盤
這個太重要了,線上辦公不是坐班,沒法早晚打卡,那怎么保證團隊內部,每個人知道隊友的工作進度呢?
根據(jù)之前的工作經驗,最好的一招就是,“早開會,晚復盤”。早上定個時間,每個人往群里說一下自己今天要干的事情,元氣滿滿,打滿雞血。
晚上,就是神圣的復盤環(huán)節(jié)。每個人結束一天工作后,在釘釘或其它在線文檔上寫復盤。不只是簡單地匯報今天工作做了哪些,還要主動反思哪些地方沒做好,如何改進。
遠程辦公總會先想到科技,但本質上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人性。
俗話說,山高皇帝遠,員工遠程辦公在家摸魚也賺錢。這時壓力就到了領導身上。遠程辦公,其實領導最尷尬。
一方面是遠程辦公看不到真人,感覺自己變成了光桿司令。而另一方面,監(jiān)督成本對于領導來說也十分高昂。
往往是早會交代任務后,誒呀,手底下的人全沒音訊了,心里不踏實。最后只能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打字詢問,發(fā)語音叮囑,坐在電腦前時不時的想連接視頻看看下屬在干啥。領導這時的緊迫感與壓力,堪比異地戀情侶戀愛時的揪心。
所以想讓領導放心,降低公司監(jiān)督的成本,我們就需要主動一些:
第一,主動匯報自己的工作進度,并針對結果隨時反饋情況
最好的主動反饋,就是定期,主動向領導或上級反饋自己在干啥、在做啥、任務做到何種程度。不要悶著做事不知聲,那樣只會被人誤認為你在養(yǎng)魚。
即便通過協(xié)作工具,領導能看到下屬工作進度,但在關鍵任務完成后,我們還是需要主動向領導反饋信息,聽聽領導的意見。
第二,和領導溝通時要多說重點,提問前先想清楚應該問什么
在平時我所接觸的那些高管以及中層干部,他們吐槽最多的,就是下屬的表達問題,很多人不知道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讓領導接受了過大的信息壓力。
比如你接到一個新任務的時候,就應該問清楚背景信息: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原因是什么?主要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這會讓你的執(zhí)行最大程度地符合上級的需求。
而像下面兩類問題,就不要去問了:
1,不要問領導具體執(zhí)行上的問題
比如老板讓你設計一個東西,你可以問他:預算、風格、偏好、規(guī)格等。但如果你問他,用什么軟件設計?那他一定現(xiàn)場暴走。
2,不要問領導開放性的問題
比如你接到一個任務,你可以問他:我這樣做,可不可以。相當于給領導一個選擇和判斷的機會,但是你不能直接問他:這個事情我應該怎么做?
有些人,每天除了吃喝玩樂睡覺,別的啥也不愿意做,時間糊里糊涂就過去了。這樣待上幾天,就容易對時間失控。就算遠程開始辦公了,這種惰性依舊會存在。
如果一個人沒有把在線辦公這件事職業(yè)化,在家就是會懈怠,會懶。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的時間和精神狀態(tài),就過不好這一生。因此,你需要從以下幾點來管理好自己:
第一,早睡倒逼早起
我很少見到晚上熬夜的人,第二天精神狀態(tài)是好的。在家辦公,因為時間寬松,很多人晚睡晚起,關鍵他第二天心理上還內疚,為啥又熬夜了。
建議大家用早睡倒逼早起。要知道,多熬幾個小時,工作或許沒什么進展,但頭禿肯定會來得快些。
第二,打理好自己的形象,不要躺著辦公
別跟我說躺床上也能工作,胡扯。沙發(fā)枕頭根本不適合辦公,一張桌子一張椅子是標配。
其實在家工作時,也要先洗漱整理好儀容,哪怕是不需要西裝革履,也不要穿著睡衣工作,你穿睡衣就是想睡覺,把自己收拾干凈了,換身日常的衣服,你才有工作狀態(tài)。你要去創(chuàng)造場景,給自己一個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心理暗示。
第三,認真辦公,也需要認真放松,且不必有負罪感
什么時間吃飯,要按時去吃,照顧好自己的胃;什么時間休息,記得空出來,做做運動,拉拉筋骨。我基本上每天都會花1個小時,去小區(qū)的健身房,跑步拉筋。
當然,你也可以打打游戲,看看劇,不要覺得沒關心國家大事就有負罪感,過多的沉浸在災難信息的影響中,會讓你失眠,食欲下降,情緒低落。懂得適當放松,你才有長線工作的戰(zhàn)斗力。你也只有幫助好自己,才能幫助別人。
遠程辦公模式下,所節(jié)省出來的通勤時間,也是我們靜下心好好學習的機會。你要做什么準備?你平時不是沒時間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嗎?現(xiàn)在有時間了。你平時不是沒時間梳理自己么?現(xiàn)在是時候了。你不是沒時間認真做成長規(guī)劃么?現(xiàn)在認真思考一下吧,想想自己的未來,想想自己的方向,認真想,安靜想。
這些都是在為自己未來投資,疫情過后,你是有機會從這些投資上得到收獲的。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里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干貨,讓你一路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