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懸崖上的貓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記得在2015年股票牛市的時候,我有個朋友每天買什么股票都在漲,他每天都在計算自己的收益,說自己的收益就是在滾雪球,收益率可以靠復利計算,他過幾年后就會身家千萬甚至過億了,當時他已經快樂得魔怔了。
其實,復利本來是存在的,但復利本身卻被過度吹噓了,很多的投資理財并不能都可以用復利來實現,很多人所理解的“賺錢復利”是錯的,不要過度迷信復利,想靠復利賺大錢是不可能的。
什么是復利?
復利率法(英文:compound interest),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因此俗稱“利滾利”、“驢打滾”或“利疊利”。只要計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財富增長越快,而隨著年期越長,復利效應亦會越為明顯。
關于復利最經典的案例是:
一張紙假設它足夠大,對折,再對折,共64次,會有多高?紙張最后是 18446744073709551615 層厚,以一本字典為例,500頁的字典,厚0.045M,(18446744073709551615 / 500 )×0.045=166020696 萬公里。這個長度是什么概念?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 38.4萬公里。
再比如,復利思維用到投資賺錢中,如果有兩種薪資回報:
A:一個月你可以收入30萬元,每天給你1萬元;
B:按天發放,第一天給你一分錢,然后,后一天是前一天的2倍。
選擇B可獲得“復利”的回報,結果是第1天:0.01元;第2天:0.02元;第3天:0.04元;第4天:0.08元;第5天:0.16元;第6天:0.32元;第7天:0.64元;第8天:1.28元;第9天:2.56元;第10天:5.12......第27天:671088.64元;第28天:1342177.28元;第29天:2684354.56元;第30天:5368709.12元;總共30天合計:10737418.23元,這就是倍增的力量!復利的威力!
但真的每個人都能做到這種回報嗎?如果能的話,幾乎人人都是億萬富翁,人人都是巴菲特了,所以,幾乎沒有穩定的投資方式是以復利計息的。現實中的復利,就好像是一艘飛碟,只聽說過,但幾乎沒人看到過。
所有關于復利的計算,其實非常簡單,但有兩個關鍵因素:收益增長率和投資持續時間。
第一,沒有100%的收益增長率
很多人聽到的復利故事,收益增長率都是100%:不管是工資每天漲一倍,還是一張紙折一下;而現實中的收益增長率呢?
這里還是拿最典型的巴菲特來舉例。
巴菲特靠復利按年化回報近20%的利率,在幾十年間從2萬美元翻到1000萬億美元,于是教育大家復利是賺大錢的利器。聽上去激情澎湃,但是,你去哪里找年化20%收益的投資?
不要說20%了,能夠做到9%都是投資大牛了。如果你拿著一份保證年化收益率10%的投資計劃去華爾街融資,一定有數不清的人哭著喊著求你收下他們的錢,替他們管理資金。
因此,對于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做到6%-8%的年化收益率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這個收益率還沒有減去通貨膨脹和隨著時間推移產生的貨幣貶值。
第二,投資持續時間沒有真正的穩定
像前面說的那個投資賺錢的案例中,是每天發給你一次工資;折紙的案例更是直接把時間成本隱去,折幾下紙需要多久?1分鐘吧(64秒),也可說成64個周期。于是很多這樣復利,時間成本降低不少,變成了天和秒。
而在現實世界中,大家在提到收益率的時候,通常都是以“年”為單位計算的,很多像折紙那樣簡單的64秒復利周期,換算到你自己身上,則需要64年。
可是,人生有幾個60年呢?且不說你在64年后能不能實現復利的回報,人在每個時間段都有說不清楚的變數,這個時代也會有很多變數,想找個高收益率的投資項目都這么難,收益率再保持穩定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基于以上兩點,想保證長期穩定年化收益率,還要在同一投資渠道投資足夠長時間,這根本就是個偽命題。靠復利賺錢的落腳點都建立在上述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條件下,大家還覺得復利靠譜么?
記住:靠復利賺錢永遠只存在理想里,現實中幾乎沒有任何投資可以保證長期穩定高收益。
以前有個同事,曉霞,她給我說找到一個投資渠道,可以長期穩定年化10%收益,但是膽子小,錢也少,投了1萬塊進去,想用復利的方法投資。
我說好,但是不值得花時間去做這件事,我們撇開風險,真能實現100%的復利收益,7年后連本帶利你可以收回2萬塊。這2萬你就算全虧了,你工作努力一點,一兩個月就賺回來了。
但是前面已經說過,復利的收益增長率不可能做到100%,更多時候要按單利來計算,于是我又接著給她計算了一下,曉霞月入8000元,扣除房租等日常開支,月結余2000元,即使拿所有閑錢去做年化10%的收益。
年資產:2000元*12*(1+10%)=26400元
資產=工資收入+財產收入
工資收入=24000元
財產收入=2400元
也就是說,曉霞的投資收益,一年只有2400元。這一年,她辛辛苦苦看書,買課學理財,結果買幾件衣服,再吃幾頓飯,就把這一年出來的財全“理”了,有必要為了2000塊的資產,傾注大量時間和精力嗎?
何況現在一再降息,單純的投資理財,市面上幾乎已經沒有年化收益率能過10%的投資渠道,能做到年化6%-8%就很不錯了。那么:
如果你28歲,年薪30萬,存款50萬,年化收益率6%,年利息3萬;
如果你30歲,年薪50萬,存款200萬,年化收益率8%,年利息16萬;
如果你40歲,年薪200萬,存款1000萬,投資信托,年化收益率8%,年利息80萬。
所以你看,一直被很多人信奉的復利,真相卻是:“理財的關鍵是復利,雖然最開始的時候不起眼,但是等擁有幾千萬時,一年利息才有幾十萬”。
因此,不管你怎么復利,在所有財富中,“本金收入”才是提高個人資產比例的前提,真正有意義的“理財”必須要有足夠的本金,比如100萬,500萬起步。
你千萬不要把賺錢的成果過度歸功于復利,在人一生有限的投資時間里,大部分收益靠的是你的本金積累,絕非復利。
雖然復利賺錢的可能性極低,但我想告訴大家一個更疼的現實:大部分白手起家的有錢人,靠的都是賺快錢的能力,或者說快速獲得第一桶金的能力,絕非利滾利的復利。
這里的“賺快錢”不是真的指一個晚上,或者一周,在相對短的時間里財富爆發性增長。這幾年,我周圍朋友中已經出現了不少有錢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在兩三年內就賺到了第一個100萬。
這些人賺錢的節奏基本相同,差不多都是第一年賺的只有10多萬,甚至是幾萬,剩下的八九十萬多大多都是在第二年和第三年才賺到的,沒幾個是平均每年賺了三四十萬達到的。這讓我想起了李嘉誠說過的一句話。
李嘉誠曾說過:“賺人生的第二個100萬,比賺第一個100萬要容易很多。
為什么兩三年內可以賺這么多,不可忽視賺快錢的重要性,我本人一點不排斥賺快錢,如果一個行業處于藍海的紅利期,處在風口上,你只要全身心踏入,財富一定會爆發式增長,想停都難。雷軍不是說過么: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在《巴菲特2019年致股東信》中,查老也說過:如果把我們最成功的10筆投資去掉,我們就是一個笑話。
從中也不難看出,財富來源的分配就是這么神奇,大多數有錢人并不是靠長期的復利賺到大錢,而是靠幾次短時間內的快錢收入,如果你把大部分有錢人一生中幾次賺大錢的經歷抹掉,他們也就是窮光蛋。
因此,機會來臨時,你只要抓住機會和風口猛賺幾筆,遠比你所相信的復利靠譜得多。與其指望靠復利獲取長期利息,不如走對方向賺取本金。只要賺的錢是正當的、合法的,就沒什么好糾結和猶豫的,你賺錢的速度快,說明你創造的價值快。
最后,大部分人對理財和投資的興趣,很多都開始于對復利的認知和了解。復利的增長方式也告訴我們應該持之以恒地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才會有最好的結果和回報。
然而當這種概念被濫和夸大后,很多人的投資思維就存在了誤區,就有必要重新甄別和理解,我們既不要對復利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而盲目樂觀,也不應唾棄復利而放棄積累和投資,轉向消費主義。我們恰恰需要做的是,正視復利,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堅持,把獲得復利的時間延長,把收益率提高,而且投資這件事,學習的越早越好,開始的越早越好。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關注回復“福利”有驚喜送
這里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干貨,讓你一路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