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斂氣法
“斂”是收斂的意思。斂氣法主要是把體內的氣再往身體更深層–脊髓里邊收斂。在聚氣的基礎上,兩腳踩氣并攏,周身中正。合十手分開,轉掌心向內,兩臂外展,至體側小臂下落成一字。練斂氣法,兩臂一定要保持平直。
一吸氣,中指尖稍稍往下一屈、一扣再往回縮,指背也要往回收,動作不要太大。這樣一收縮,意念要想到脊椎上去;同時下頦回收,頭后仰;整個斜方肌,從枕骨到胸椎的起點、支點都要用力往一塊縮;尾閭上翹。脊柱往后彎曲,腰向前塌,但身體不能后仰,胸不能挺,收腹,胳膊一定是直的,手不能上翹。頭部向后仰的時候要注意天柱穴(位于項后正中入發際0.5寸,旁開1.3寸處),這兒的肌肉用點力氣。天柱穴和背部的大杼穴(第一胸椎下旁開1.5寸處)是主骨頭的,我們斂氣就是要把氣收斂到脊柱和脊柱中間的椎體里邊去。斂氣法關鍵在中指這個地方,往回收時指甲根部意念要微微往上一挑再往回縮,帶動整個臂平著往回收,同時帶動腳的中趾收縮,腳趾抓地。
練斂氣法時配合喉呼吸。吸氣時意念是從四肢到軀干往一塊擠,把全身的精氣都往脊柱里收斂。如果做這個動作時你能夠想到每個脊椎骨上的神經孔,并且意念沿著神經收縮到神經孔里邊去更好,這樣就把我們脊神經的功能強化起來了。呼氣時一放松,氣從脊柱沖出來,沖到頭、上下肢,隨之意念想到全身。氣往脊髓里面收斂后,對神經細胞的混元氣有直接充養作用,個別人可能會出現佛教密宗的中脈現象,覺得體內有一股氣從尾閭往上沖。這時千萬不要管它。練習斂氣法的目的是脊柱氣充足后讓它橫通,從脊柱里面向全身通。若看了瑜伽功的書,也不要往那兒引,瑜伽功的中脈也不是這么練的。我們智能功的中脈和密宗的中脈、瑜伽功的中脈都不一樣。做斂氣法動作時,用靜觀的態度認認真真去體會,千萬不要預想,想多了就成了意識造形,就不是真東西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