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布衣認為,《西游記》中是師徒四人在現代職場中,唐僧應該是混得最好的。四人的性格特點、職業經歷也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發。
為什么說唐僧是混得最好的那一個呢?這與唐僧的性格和職業特點分不開。唐僧有明確的目標追求——去西天取經;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堅韌不拔的毅力;有帶領團隊的能力——領導號召力和凝聚力。所以,唐僧在現代職場中,最適合當領導甚至單位一把手。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孫悟空:
孫悟空能力大、本領強,也是在師徒四人這個小團隊中出力最多的一個,但能力強就有可能不受約束、無法無天,所以須有“緊箍咒”來約束,方能將其能力用到正道上;能力強、貢獻大,就有可能樹大招風,引來別人的嫉妒,也可能被領導“鞭打快牛”,干得越多,出的錯也可能越多,正所謂“挑的水多砸的罐子也多”。在現代職場中,作為領導應保護這類人的工作積極性,不能求全責備、不能吹毛求疵。現代職場離不開能力強的“孫悟空”這類人。
豬八戒:
《西游記》中豬八戒身上既有貪吃貪睡、好色及懶惰的缺點,也有作戰勇猛、吃苦耐勞、憨厚率直的優良品質。雖然沒有唐僧的堅定,孫悟空的強大的本領,但他的幽默、滑稽的性格也為這個小團隊增添了潤滑劑”,起到了“磨合”團隊的作用。在職場中屬于“樂天派”、“調節劑”,相對于能力強的“孫悟空們”,不顯山露水,出力沒有“孫悟空們”多,有時候還發個牢騷,但也并非可有可無的一類人。在現代職場中,這類人應該占大多數,能力平常,但作用不可忽視,關鍵時刻,也能為領導、為單位分憂解難。
至于沙和尚,在《西游記》中給人的印象是能力稀松平常,但任勞任怨,干點沒人愿意干的諸如挑擔子之類的重活、累活和臟活。在現代職場中,屬于“邊緣人”,在領導心目中的位置低,但在單位,最難能可貴的就是這類人,不爭功、不諉過,任勞任怨,不計報酬,甘愿做“冷板凳”,默默無聞的做事情。
總之,你希望做什么樣的人,在現代職場中就是最幸福的,就是混得最好的。你認同尼山布衣的觀點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