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總會遇到很多關節問題,想當然的就會覺得是缺鈣了,吃點鈣片和維生素D就好了。
首先這里要先聲明,單純的吃鈣片并不會起到補鈣的作用,吃多少都不會吸收,反而會造成更多的鈣流失掉。其次,大部分的關節問題都是因為軟骨退化,從而導致一系列問題。
例如,關節腫痛,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關節響等。
解決骨關節疾病,關鍵在于恢復關節保護系統的保護功能。“氨糖療法”治療骨關節疾病主要通過三個具體步驟完成的,即:消炎→修補→養骨→補鈣→康復。
消炎
氨糖能抑制和降低有損傷細胞作用的超氧化自由基產生,補救非甾類抗炎藥等物質對軟骨細胞的損害,阻斷軟骨破壞。氨糖產生的透明質酸還具有分子屏障作用,可有效控制炎癥進程,抑制對非特異性因子的炎性反應,防止疾病進展,改善關節活動,緩解疼痛。
修補
關節滑膜和軟骨的健康是關節健康最重要的指標。氨糖強烈地刺激軟骨細胞合成人體中的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催生關節滑液,修復已被磨損的關節軟骨,并能夠生成新的關節軟骨和滑膜。
養骨
紅曲米可活血通脈,為骨骼補充多種營養成分,促進營養物質和功效成分的輸送,強化氨糖軟骨素的作用功效。
補鈣
補充極易吸收的果酸鈣,可加強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強健骨骼,使骨骼更有體抗力。
康復
阻斷炎癥發展、修補受損滑膜和軟骨,是治愈骨關節疾病的重要環節。鞏固治療階段是通過外源性地補充氨糖,使關節的免疫系統能夠有效地阻抗炎性因子的侵入,使關節器官內的代謝平衡,讓軟骨、滑膜內物質不致于過量流失,這才真正完成了“氨糖療法”在“病”根上康復關節的全過程。
那么,應該什么時候開始補氨糖呢?
30歲左右,人體內的氨糖逐漸流失且不再生成,有些人開始感到全身酸軟,運動能力下降;
45歲以后,人體內的氨糖只相當于青少年時期的18%,關節軟骨及滑膜的受損部分難以再生修復,大多數人已不喜歡運動;
60歲以后,氨糖在人體內的含量已微乎其微,人的身高比年輕時矮小,走路腿軟,關節痛經常發作;
70歲以后,人體內的氨糖幾乎耗損殆盡,人不但駝背,且免疫力和體力都很差,運動能力低下。
因此,建議從30歲開始補充氨糖。
但是一定要選來自牛的軟骨素去補,而且是非動物來源的透明質酸,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關節的健康和靈活。其余的都是打著軟骨素的幌子來騙錢。之前在某寶買的一瓶,說是從動物里提取軟骨素,嗯,什么動物?后來為了謹慎在iHerb又買了一瓶,就沖它開誠布公敢有一說一是牛的軟骨素,我就會放心。保健品這種東西最怕跟你玩文字游戲。
到底哪些人真正需要補充氨糖?
1. 中老年人,骨性關節炎患者;
2. 糖尿病患者
3. 體力勞動者(用于修復磨損的關節軟骨)
4. 運動員及運動愛好者(用于預防骨關節炎及運動損傷)
5. 辦公室職員、司機等久坐人士(用于預防頸椎腰椎疾病)
6. 長期穿高跟鞋的女士(用于預防足骨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