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哲學家尼采說過:“虛榮心強的人,與其說是為了脫穎而出,不如說是由于自以為出類拔萃,因而不惜耍弄欺瞞,謀略的手段,使虛榮心獲得最大的滿足。”
愛慕虛榮的心理,有很多潛在的危害,不言而喻。但是一個人要做到不虛榮,真的很難。在網絡時代,有太多的平臺,可以讓你顯擺。動動手指,你想表達的內容,就傳出去了。
仔細想來,作為中年人,有什么好顯擺的呢?一切都還在路上,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啊。
聰明的人,低配生活,低調做人,愚昧的人,高調而張狂。
日子很難,人心叵測,收起你的“顯擺”,酸甜苦辣自己慢慢品嘗。
02
賺錢的路上:悶聲發財。
人到中年,無依無靠。如果真的有一座靠山,那應該就是“錢”。
有了錢,才有自由,才能買房買車,好好度假,好好供養兒女上學,贍養父母。
可是,一個人越有錢,越會出手闊綽,還會把房子裝扮一番。珍珠吊頂、豪華櫥柜......一進門,就感覺到金碧輝煌的味道,會讓人很有面子。
平時,喜歡買買買,并且還要曬出自己的奢侈品。讓很多的人圍觀、點贊,就覺得很有面子。
在《初刻拍案驚奇》里,有一個叫程德瑜的商人,他到陜西一帶,做了一筆大買賣,賺了不少錢。
程德瑜把錢收到腰包里,騎著高頭大馬回老家。路上,因為包裹太鼓了,被賊人盯上了。
賊人假裝帶他抄小路回家,暗中設下埋伏,把錢和馬都擄走了。
有句話說得好:“你越顯擺什么,越會失去什么。”
你把錢當成“面子”,那么你就要為面子買單;你隨手甩出很多錢,會被人嫉妒,財路會被人堵住。
人這一生,花錢的地方很多,一時半會的富有,算不得什么,還是低下頭,繼續賺錢。有錢了,豐富的是自己的人生,不要為外人道也。
03
成長的過程:韜光養晦。
如果有一天,你取得了成績,別人會圍著你,希望得到你的指點,能夠模仿你走過的路;如果你落魄了,別人會遠離你,即便你到處求人,也沒有人會理會你。
要懂得,當一個人把頂峰當成起點的時候,就會順利下坡,然后攀登另一座高峰;把低谷當成起點的時候,就有了折騰的勇氣。
起起伏伏是人生的常態,你無需顯擺。
宋朝時期,大文豪蘇東坡,幾次被貶,幾次重新啟用。雖然波折不斷,但是他并不喪氣。
他說:“幾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在被貶的時候,他寫下了《赤壁賦》等千古名作,留下了“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曠達心態。
低谷時,蓄能;高峰時,退讓。能屈能伸,才是真君子。
林語堂給蘇東坡點贊:“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百姓的朋友。”
繞了一個大圈,人生終究要做回普通人。所有的起伏,都是一種歷練,一個過程而已。有什么值得顯擺,又有什么值得悲觀的呢?
04
生活的圈子:沉默是金。
有一個文學家說:“如果你想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當你進入某個沙龍時,你必須讓你的虛榮心向別人的虛榮心致敬。”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如果你過分顯擺,就是碾壓了別人的虛榮心。
在任何圈子里,都有人想坐第一把交椅。即便這把椅子是虛假的,也有人想得到它。
現實生活中,誰更有錢,地位更高,就會有更多的人追隨他。順理成章,他就是坐第一把交椅的人。
有道是,風水輪流轉。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位置會發生改變,總有人要讓位。有人上來,有人下去。
人到中年,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就要裝弱。這樣的話,喚起別人的同情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比方說,在一個群里,你常常發表自己的高見,無疑是喧賓奪主。你要多聽,少說,適當服從,群里的人,才會對你態度友善。
照顧別人的虛榮心,為人處世就更加圓滑了。
05
兒女的人生:靜觀其變。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高中生的母親,把孩子上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發到家長群里。所有的人都沒有點贊,而是把這位家長踢出去了。
你把孩子的成績,當成炫耀的資本。卻不知道,還有很多孩子,成績一般般,家長們正在發愁。對比之下,別人就會忌恨你。
孩子的未來會怎樣,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今天的學霸,可能是明天的學渣;今天的乖乖女,可能是明天的叛逆女;大學畢業,不等于有好的工作;有了好的位置,不等于有好的成績......慢慢來,把孩子的人生,交給他自己。
人到中年,多花一些時間和孩子相處,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最好不要天天曬娃。
06
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說過:“真正的謙虛只能是對虛榮心進行了深思以后的產物。”
當一個人看淡了虛榮,他就會變得謙虛謹慎。
世上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握平衡。不必因為你的顯擺,導致別人對你嫉妒、仇恨、埋怨、指責。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取得的成績再多,也不會分給別人;你的失敗和痛苦,別人也不會感同身受。
你的顯擺,在別人眼里,要么是一個笑話,要么是一抹仇怨。
人到中年,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好是冷暖自知。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