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高反下,觸底反彈。
人生該吃的苦,一點都不會少。但是你不要擔心,吃苦越多,福氣越多,彼此相對均等。
作為女人,如果你覺得生活很苦,那就悟透“苦難守恒定律”,讓命運先苦后甜。
北宋詞人柳永,很長時間靠填詞為生,混跡在青樓等低層次的場所,關心民間女人的疾苦。就在高層的人不看好他的時候,他卻改變了很多女人的命運。
以下三個和柳永有關的故事,印證了女人“吃苦是福”的道理。
01
受過傷的女人,惹人心疼。
柳永在余杭做縣宰時,在青樓遇到一個叫周月仙的女人,開口就能唱歌,但是一臉的憂傷。
經過反復盤問,才得知,月仙有個心上人,叫黃秀才,以教書為生。
本來,兩家說好了,簡簡單單地結婚,過簡陋的生活。但是秀才家很窮,無法為月仙除去樂籍。另一邊,老鴇逼著月仙去賺大錢。
一個姓劉的男人知道情況后,從中作梗,用小船接月仙外出,然后做出了非禮的事情。
柳永當即決定,用八十兩銀子,幫忙除了樂籍,然后帶著月仙去見黃秀才。見他們成親之后,才轉身離去。
人們紛紛為此事點贊:“可憐人愛可憐人,有情人遇有情人。”
社交大師卡耐基說過這樣一段話:“同情是一種珍貴的品質,總能為你贏得別人的尊重。它就像一顆珍珠,寶貴又亮眼,傳遞來自天堂的仁慈,這是對弱者的扶持和呵護......”
受傷的女人,看起來很命苦,但是她的內心一直向往陽光,那么她的遭遇就會得到人們的同情,然后會有貴人出現。
人們都追求完美,但是真正高貴的人,有愛的人,會接納人生的不完美。只要女人遇到了這樣的人,就能終生幸福了。
要不然,社會上,為什么會有“英雄救美”?其根本,就是因為女人弱小,需要一個大男人保護自己。
也有很多人認同這樣的觀點:檢驗真愛,就看對方是否愿意撫平傷口。
那個接納“傷口”的人,是真的愛你;那個同情你的人,會想辦法幫助你。這樣的道理,女人要看明白,而不是在苦難中,自暴自棄。
02
勤學苦練的女人,才華出眾。
在柳永身邊,有很多卑微的女人,正如作家馮夢龍說的:“一個喚做陳師師,一個喚做趙香香,一個喚做徐冬冬。”
在當年,這些女人名氣很大,雖然沒有富貴的家世背景,但不是一般人可以奈何的。究其根本,就是女人們有才華,名氣很大。
當年,和柳永打交道的女人,其主要目的,就是“一起填詞”,是一種愛好,也是一種風雅。把柳永的詞反復誦讀,不斷琢磨,自然就有了“三分詞人”的氣質。
“心娘自小能歌舞;舉意動容皆濟楚。”
“佳娘捧板花鈿簇;唱出新聲群艷伏。”
“蟲娘舉措皆溫潤;每到婆娑偏恃俊。”
“酥娘一搦腰肢裊;一輩舞童功不到。”
以上幾句詩詞,都是柳永對身邊人的贊美,可見一斑,才藝有多高。雖然生活很苦,也沒有父母的鼓勵,但是她們要求生存,用技藝來支持自己的幸福。
女人,真的不能“頭發長,見識短”。從小就吃苦,孜孜不倦地求學,長大了,才會得到世人的關注,也會博得掌聲。
從現實來看,女人要好好讀書,上大學。如果你已經二三十歲了,也不要因為沒有文化而自卑,現在開始讀書,也來得及。
作為上了年紀的女人,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對自己最好的關愛。
反觀那些一輩子做花瓶的女人,在自己年紀變大的時候,就不知所措了。要懂得,歲月會把青春抹去,也會把智慧沉淀。
03
卑微而倔強的女人,總能自渡。
柳永在去浙江赴任的途中,路過江州,遇到了謝玉英。
萍水相逢,但是柳永卻被她吸引了。因為她酷愛詩詞歌賦,能背誦很多柳永寫的句子。
很快,柳永和她定下了終生。
當柳永離開浙江,回到京城后。謝玉英孤身一人,到京城和柳永相會。
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因為有情有義,柳永深受感動,也默許了這段婚姻。
最后,柳永和謝玉英被安葬在同一塊土地上。
每個人對愛情的理解不一樣,但始終要相信,有情人終成眷屬。
不要因為自己很卑微,就妄自菲薄。而是要鼓起勇氣去愛,哪怕對方是王子,也要大大方方地說“我愛你”;哪怕身無分文,也要去搏一搏。
愛情的機遇,結局,都在自己手里。渡得了愛情的,是自己的勇氣,是堅持相愛的時光。
多年之前,有一個叫賴敏的女孩,身患企鵝病。在最難過的時候,遇到了丁一舟,然后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走遍大江南北,走出一個“心”字。
在經歷了無數的風雨之后,賴敏嫁給了丁一舟。日子仍舊艱苦,但是堅定而期待。
上天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這就是女人應該有的狀態。你總是卑微,也沒有遇到喜歡的人,無法建立幸福家,也許是你果敢地去抓住命運里的機遇。
別害怕,別猶豫,再卑微的野草,也會開花。雖然花朵不美,但是對于喜歡的人來說,就是美若天仙,一枝獨秀。
04
蘇軾給了柳永很高的評價:“人皆言柳耆卿俗,唐人高處,不過如此。”
我想,柳永以及和他有關的女子,都很普通,卻不俗氣——就像蓮花一樣,身在紅塵,也能一塵不染。
所謂苦難,就是讓一個女人,陷入低谷。若女人積極折騰,那么低谷就變成了崛起的地方,后福不斷。
只要勇敢地活,受傷的地方,會留下堅硬的傷疤;寒窗的苦,會變成巨大的能量;勇敢地盛開,會綻放最美的人生。
女作家波伏娃寫了幾句對白:“您真愛生活?是的,我愛生活。您從來不曾有過痛苦?有過幾次。但是痛苦本身也是生活。”
你受過的苦,都是別樣的生活方式,僅此而已。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參考資料《喻世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