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人生一路走來,遇見很多人,產生各種各樣的關系,但隨時都可能消亡。
也許你很久不去聯系一個人,忽然想起來,打開手機,卻發現對方聯系方式都換了。也有一些好友,發微信也不回,認真觀察,還發現對方已經把自己拉黑了。
人到中年,為了幾兩碎銀,不得不社交,與人合作,甚至參與飯局酒局。
如何選擇一段關系?告訴你,把關系當成“玻璃品”,就心中有數了。
01
沒有價值的社交,就像“玻璃公雞”。
平時,我們喜歡一毛不拔的人,稱為“鐵公雞”。
我的一個朋友如此解釋:鐵公雞會生銹,因此你稍微搖一搖,擦一擦,就能得到一些銹跡。最狠的是一些人,做了“玻璃公雞”。
玻璃公雞,本身沒有什么價值,就是一個裝飾品而已,如果你要從它身上得到什么好處,就是使勁刮,也沒有用。
可見,用玻璃做的公雞,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舍去。
莊子年輕的時候,家里沒有米下鍋了,就向當地的土豪監河侯借糧食。
監河侯說:“好呀,等過一段時間,我去封地收租了,就給你三百塊錢?!?/p>
莊子哭笑不得,要是再等一段時間,指不定就餓得不行了。
救急不救窮的道理,我們都懂得。莊子的情況,是又窮又急,一頓飯的功夫都耽擱不起了??墒墙Y局,卻讓人心寒啊。
生活中,如果遇到監河侯這樣的人,你不要生氣,因為在對方眼里,你是一文不值的。順著這樣的思路去想,你會發現,一個人沒有錢,沒有位置的時候,是沒有社交能力的。
一窮二白的人,去巴結別人,說一堆的好話,或者送點小禮物,在對方眼里,會被討嫌。你的禮物,不值一提。
識趣點,若想社交,先要強身。
02
價值利用的關系,就像“玻璃易碎品”。
陳果老師說:“社交是非常廉價的,有價值但不高?!?/p>
社交并不是毫無價值的,只是看我們如何取舍,如何分析“價值”。
從某種角度來看,很多的關系網,應該是人脈資源。“資源”的用途,就是成就更好的自己,同時也是為別人搭臺。
關系的好壞,常常隨著價值的變化而波動,如果你從有價值的人,變成了沒有價值的人,那就不要對關系網抱著太大的期待了。
化學家拉瓦錫,為了做化學實驗,耗光了家庭的錢財。如何繼續自己的事業,他利用自己學過法律的優勢,做了一名包稅官。
幫人收稅,管理稅務,可以賺很多的錢。富起來的拉瓦錫,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一名大包稅官把女兒嫁給他。
當拉瓦錫站出來,反對“燃素說”的時候,博得了很多人的掌聲。
法國大革命爆發后,包稅官受到了打壓,名人馬拉作為“燃素說”的支持者,狠狠地踩了拉瓦錫一腳。時齡51歲的拉瓦錫,就此終結。
人生起起伏伏,價值也隨著波動。當你到頂峰時,周圍的人特別多,當你進入低谷之后,身邊空無一人。因此,關系就像很容易碎掉的玻璃品,看起來很美,但是禁不起打擊。拉瓦錫的人脈關系,就印證了這一點。
人到中年,不要高估了自己的他人心中的位置。不信的話,你開口借錢,就會明白,躲著你的人很多;你要是做銷售,一準會被一大批人拒絕。
如果你有錢了,可以借錢給別人,或者你做銷售成功了,成績顯著,那就形成了集聚效應。
人際關系,看清了就好,不要說穿。這樣的話,你就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并且能夠及時進退,不被關系網束縛。
03
真正靠譜的關系,就像“防彈玻璃”。
中年人有沒有靠得住的關系呢?事實證明,有的。
打不壞的玻璃,會被我們貼上貴重、稀缺、價格不菲等標簽;無法拆散的關系,也是如此。
三國演義里的周瑜和孫策,就親如兄弟,還娶了小喬大喬這對姐妹,親上加親,他們還拉上了魯肅這個智者,轟轟烈烈地干了一番大事業。
當孫策遇害之后,周瑜毫不猶豫效忠于孫權。
還有劉、關、張的兄弟關系,在他們走散之后,關羽千里走單騎,過關斬將,終于和劉備重逢。
西漢時期的外交家,出使匈奴時,被扣押下來,被流放到外十九年。有人勸他,投降算了,你的家也不在了。但是他不為所動。
另一方面,蘇武的家人堅信,還能等到破鏡重圓的日子。
果然,蘇武頂著滿頭白發回家,和家人重逢。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這樣的感情,若出現在我們生命里,就好好珍惜。這是我們晚年幸福的關鍵所在。
撇開利益,還能好好相處,彼此協助的關系,就像打不碎的玻璃,也許外表不好看,但是耐用幾輩子。夫妻、父母和兒女、鐵哥們、知己,就屬于這樣的關系。
04
喜歡一句話:“很多東西放到時間里去就能看清。要么越走越遠,要么越走越近。”
當我們過了中年,再去看關系,就會發現,走散的人很多,走來的人也很多。來的人是為得到什么,散去的人是因為已經得到了什么,或者失望而走。能夠留下來的,就是陪你到終點站的人。
玻璃,可以變成藝術品,也能變成扎手的玻璃渣......其結局,看似大家的功勞,其實是你自己制作的。
人到中年,不要堅持做一座孤島,也不要害怕做一座孤島。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