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順口溜:不如開個同學會,拆散一對是一對。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很多人越來越反感同學聚會了。本來同學聚會,就是大家一起聊一聊過去的同窗時光,說一說現(xiàn)在的生活,有困難,大家一起幫助,就像老朋友一樣??擅看瓮瑢W聚會,總是有人不安好心,正所謂,“一粒老鼠屎,毀掉一鍋粥”。
同學聚會上這幾種人,最好敬而遠之,多半是沒安好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遇到不安好心的同學,還是防著點為好,然后主動靠近那些有正能量的同學。
有的同學,曾經(jīng)在學校有自己的初戀,或者暗戀過誰,一直沒有機會表白,也沒有重聚。趁著同學聚會,就聯(lián)系上了,有了靠近的機會。在社會上混了幾年,什么話都敢說了,壞事也敢做了,真的是膽大妄為。
去年端午節(jié)參加了高中同學聚會,同學阿明就趁著酒勁,和班長蓮花聊得熱火朝天。蓮花長得不錯,畢業(yè)后在一所小學當老師,也很快結(jié)婚了,孩子也能夠打醬油了。阿明呢,有過一段婚姻,后來離婚了,一直在外面混,據(jù)說辦了一個小廠,賺了不少錢。但是他曾經(jīng)也是班長的忠實追求者,只是沒有追上。趁著聚會的機會,他一個勁地陪蓮花喝酒,也不知道蓮花喝了多少酒,暈暈乎乎就靠在一旁的沙發(fā)上睡著了。阿明想要送蓮花回家,幸好這時候,有同學聯(lián)系到了蓮花的丈夫,讓她丈夫接她回去,否則指不定就發(fā)生了什么意外。
像阿明這樣的人,同學聚會的時候,總是有那么幾個,在社會上混了多年,學會了一些陋習,感情生活也很混亂。這樣的人,需要提防著,特別是女同學,遇到過分熱情的男同學,還是“保持距離”。
有的同學,喜歡組織同學聚會,每年都是他牽頭,變著花樣聚會。哪怕是小范圍聚會,他也會積極組織。每次聚會,他都會做一個資金預算,讓大家按照計劃交錢。現(xiàn)在的人,一般來說,花幾百塊錢參加一次聚會,也是小事,不會太在乎。可是組織者就不一樣了,他趁著機會,狠狠地賺一筆錢。一次賺幾千,一年聚會兩次,就有一萬多,每年都聚會,他應該賺得不少。
作為同學聚會,大家出錢是應該的,但應該公平合理,花錢也要明明白白,不能花冤枉錢。那些想要通過同學聚會賺錢的人,需要敬而遠之,不少心疼自己的錢,而是看清了他的人品。他就是喜歡算計別人的人,一點虧都不愿意吃的,如果你和他交往過多,被算計的概率就增加了,也許不知不覺就損失了利益。
阿諛奉承,本應該是某些單位才有的現(xiàn)象。大家都是同學,都是平等的,不應該分等級。但是同學們從學校走出校門之后,就各自有了不一樣的命運,有的人已經(jīng)混得風生水起了,有的人還是老樣子,混得苦不堪言。
那些混得一般般的同學,如果總是在混得好的同學面前說一堆虛偽的話,拍馬屁。估計是想要“攀龍附鳳”,或者是從別人身上尋找發(fā)展機遇,看看可不可以“打感情牌”,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比方說,我的同學岳斌,是做廢鐵生意的,總是去巴結(jié)那些有點地位的同學,目的就是通過這些同學,把某個地方的廢鐵占為己有,從中獲利。
“阿諛奉承”的同學,一方面討好混得好的同學,一方面看不起混得差的同學,是典型的勢利眼,需要敬而遠之。他都看不起同學,眼里只有利益,你為什么要看起他?
有的同學,以為自己是成功人士,走到哪里都是抬著頭,看天上,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他看到那些比自己混得差的同學,就挖苦別人,嘲笑別人,從來就沒有想過如何去幫助別人。
人生一輩子,和自己玩得最好的朋友,無非就是“一起開過襠,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分過臟”的幾種人。一起同窗是緣分,大家一起長大,一起學知識,那份感情是純真的。如果長大后,同學感情變味了,那還有什么值得交往?
你成功了,那是你有本事,運氣好;別人沒有成功,也許是差一點點成功了,也許以后出息比你更大。嘲笑別人,就是“打擊”別人,也顯得你自己沒有素質(zhì),不懂得謙卑。
因此,對那些嘲笑別人的同學,敬而遠之。這樣的同學,太自以為是,如果你以后有事情需要他幫忙,而你混得不好,他是不會幫助你的,你只是會“碰一鼻子灰”。
有的同學是做微商的、賣假貨的、傳銷的,甚至有的同學已經(jīng)變成了盜賊。大家不再是當初的那個人,現(xiàn)在一起聚會,是回憶過去的幸福時光。但是有同學就抓住機會,推銷各種東西,導致很多同學礙于面子,不得不支持一下,結(jié)果買了就后悔了,上當了。然后因為面子放不下,也就沒有退回了,白白損失了錢。
我的一個同學,就是一個賣假貨的,他常常把假冒的手機,賣給熟人。在一次小范圍的同學聚會時候,他就欺騙了兩個同學,導致同學關(guān)系都做不成了,從此變成了仇人。
因此,那些在同學聚會上,想方設(shè)法“賣東西”的同學,敬而遠之,你還是厚著臉皮“守住錢袋子”,防備別人的壞心腸。當然,對于那些真正做生意的同學,可以多了解一下,能夠幫助一下,也是一片心意。
學校和社會是兩個不相同的地方,人也會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很多人可以堅持一輩子善良,但總有人被社會的陋習污染了,成為了“沒安好心”的人,需要防止被“坑”。
人品好的同學,一生珍惜;利用我的同學,再也不見;愛過我的同學,謝謝你曾經(jīng)的愛;負能量的同學,漸行漸遠......同學情,一輩子,誰都別算計誰,否則翻臉不認人。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