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梁冬說莊子》里寫道:“一個人情商的高低,本質上就是他能否隨時切換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在傳統的思維模式里,一個人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氣,才是厲害的人,喜歡發脾氣的人,其實是傷害感情,也傷害了自己的身體。
一件小事,因為你生氣了,導致小事變大事,變成不可收拾的事情。沒有脾氣的人,忍一忍,風平浪靜,什么事情都過去了。
事實上,任何事情都有兩面,都需要一分為二來看。生氣也不見得是壞事,只是看你如何把握生氣的尺度和生氣的場合。
亂發脾氣是蠻橫不講理,善于發脾氣,才是真正控制自己的情緒。
02
懂得發脾氣的人,可以“有話好好說”。
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而不是一句話都不說。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個人一開口說話,就有可能得罪人,一句話都不說,保持沉默,看似不得罪人,能夠明哲保身,實際上也會得罪人。
比方說,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大家都在愉快地聊天,那個沉默的人,總是坐在角落里,對別人是一種愛理不理的樣子。其他的同學問他,他也是隨便回復一個“嗯”字。一場聚會下來,同學們都認為,沉默的他不值得繼續交往了,以后有什么活動,不會通知他,甚至有好處也不會分給他。
一個有脾氣的人,總是忍不住要說話,并且有些話說得很難聽。但是說話的本身,并不是傷害別人,只是說話的方式,顯得“直來直去”,讓人聽著不舒服。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計較別人說了“真話、直來直去的話”,反而會感激他。
“良言一句三冬暖”,只要不是而已的話,哪怕是說話的聲音大了一些,說話的人帶著脾氣,也是令人溫暖的。
那些像悶葫蘆一樣的人,反而是需要防備的人,冷不丁就從背后搗鬼,把你的話就記錄下來了,成為了傷害人的理由。
03
懂得發脾氣的人,敢于得罪人。
如果說,保持沉默是明智之舉,那么你遇到了小偷在偷東西,你是不是要繼續保持沉默呢?如果你沉默下去的話,小偷就會很猖獗,你的沉默就是“助紂為虐”,非常可恥。
做人,應該做一個冷漠的人,還是要做一個熱情的人?沒有固定的答案,要看當時的情形,具體事情具體分析。
高情商的人,懂得發脾氣,在關鍵時候,會表現出嫉惡如仇,敢于得罪人;在維護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會與理據爭,并不會退縮,隨便放過別人。
小時候,我的祖父常常講故事給我聽。祖父講的故事,很多是他自己的經歷。
有一次,祖父說:“我在集市上,和人打架,打得對方鼻青臉腫。”
我驚訝地問:“祖父,你一個人出門在外,為什么要和別人打架?”
祖父說:“因為他侮辱了古代的英雄人物,我實在忍不住了。”
后來,我認真想了想,要是我聽到了別人侮辱英雄人物,應該也會和對方爭執,覺得太令人氣憤了,如果我假裝什么都沒有聽到,就會覺得自己的孬種。
俗話說:“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一個人脾氣太好了,什么事情都忍住了,那么他就是別人眼里的“啞巴、軟柿子”,而不是智者,沉默也不是金。
04
懂得發脾氣的人,心情不會很壓抑。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很久都沒有發脾氣了,也沒有人可以傾訴,就會感覺到悶悶不樂。
人到中年的時候,生活很苦,但是自己說什么都不會被人理解,就是自己的愛人,也只會抱怨,不能坐下來好好溝通。
前天下午,同事小藍說:“我真的想要離婚了。”
我聽了,很愕然:“你們兩口子不是一直感情很好,怎么突然就鬧離婚?”
小藍說:“因為我不想回家,很討厭這個家庭。”
原來,小藍的妻子是一個很喜歡嘮叨的人,總是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總是責怪小藍收入太少。剛開始,小藍和妻子會爭執幾句,后來就懶得爭執了。
一個不說,一個拼命說,時間長了,喜歡說話的人,也變啞巴了。家庭靜悄悄的,誰都不搭理誰,這樣的家庭氛圍,令人窒息。
情商高的人,在家里會避免“太安靜”的氛圍。常常吵幾句的夫妻,看起來感情不好,其實感情很好,彼此都知根知底。在吵架的時候,往往會暴露一個人的真實想法,會把心中壓抑了一段時間的話,都一股腦地說出來,不吐不快。
心里的事情,只要說出來就好了,就如釋重負了。
05
情商高的人,往往是社交能力強,善于與人交談,對過去的人和事情不太計較,富有正義感,能夠把握自己的情緒,也能夠理解別人的情緒,偶爾也會情緒爆發,但過后懂得收拾“壞的局面”。
有情緒,鬧情緒,是一個人的本能,控制情緒,是一個人的本事。
我個人覺得,情商高,重點在一個“情”字,想辦法提高人與人的感情交流,讓感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重點還在一個“商”字,也就是說,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不會一意孤行,一根筋到底。
情商高的人,從來不是沒有脾氣的人,而是懂得控制脾氣的人,還會真情流露的人,只要他的人品不差,是值得深交的。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