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易傳·系辭下》里寫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如此,賺錢也是如此。
總是按照原來的套路去賺錢,估計你會越來越窮,如果懂得變動,結果就“逆轉”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鄉鎮的集市上,有人靠賣郵票、信封和代人郵寄信賺錢,因為那時候沒有手機,寫信是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方式。后來,人人都有手機了,他的店鋪里,依舊擺著信封和郵票,結果他的店鋪因為生意太差了,不得不關門。
在集市上,還有另一個人,也是靠代人郵寄信賺錢,但是他這幾年,把店鋪改成了“接送快遞”,生意持續火爆。現在,他做直播,幫鄉里的老人賣水果,又賺得盆滿缽滿。
同樣是一個“小店鋪”,起家的方式一模一樣,但是結局卻大不一樣。懂得變通的人,才是最后的贏家。
事實證明,會賺錢的人,都懂得“變通”,總是做“順水推舟”的事情,而不是和時代的發展對抗。
02
身在職場,學會變通,就是提高收入。
在傳統的思維模式里,做工作,就得不折不扣按照上司的要求去做,如果自己擅自搞創新,就是違背了上司的意圖,就可能要受到責罰,所有的損失,都要自己承擔。
職場上“搞變通”,是有風險的,因此很多人,都選擇了“墨守成規”,只要把工作做完,就可以了,至于效率如何,并沒有認真去考慮。
我常常聽同事說:“反正也沒有什么前途,何必去冒險,何必去費腦筋。”
是啊,人在職場,也就是把工作做好,完成了任務,就有工資了。如果想要得到提拔,多半是靠人脈,靠論資排輩。真的沒有必要去“變通”。
其實,在職場上,懂得“變通”的人,工作成績更加突出,升職加薪的機會更多。
比方說,幾個同事在一間辦公室,做同樣的工作,但是有的人效率很高,可以騰出時間去學習,或者幫助其他同事做事。久而久之,效率高的同事,就容易被上司賞識,無形之中就得到了提拔加薪的機會。
一些人,喜歡在工作中創新方式,雖然有失敗的可能性,但是萬一成功了,豈不是為自己爭取了很好的提拔機會?
相信聰明的上司不喜歡那些工作效率高的人吧,也沒有上司會喜歡那么“死腦筋”的人吧?
在職場上,得到了提拔,也就意味著收入增加。很多大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是普通員工的十多倍。
03
生意場上,學會變通,就是順勢而為。
記得剛剛普及電視機的時候,有大彩電的家庭都令人羨慕。
那時候,在電視里,常常看到各種各樣的廣告,只要上了電視的東西,都是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在逛街的時候,就會特別留意這些東西。
現在,很多人通過朋友圈做微商,通過直播帶貨,也通過一些網絡平臺做廣告,賺錢的方式,悄然發生了改變,并且做生意的方式也一樣了。
如果你不懂得“緊跟時代”,那么你是很難賺到錢的。
我的家鄉有一個做米酒的張老板,他今年六十多歲了。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張老板的手藝好,只要把米酒挑到集市上去,很快就會“搶購一空”。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鄉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在城里安家了。集市也不熱鬧了,張老板的米酒,越來越不好賣。
為了生存下去,張老板在電視上打廣告,但是效果不佳。最近兩年,張老板的兒子在城里,也結識了一些開酒店的朋友。
現在,張老板通過兒子的人脈資源,直接把米酒賣到了酒店。他也學會了發快遞,還學會了用微信。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板,因為“變通”,讓自己的生意持續火爆起來了。
常常有人抱怨:“現在的錢,不好賺!”
其實,并不是錢不好賺,而是賺錢的方法不對,沒有找到“捷徑”。
真正有頭腦的人,懂得思考和觀察。總是能夠在社會的縫隙中,尋找到一線生機,如果沒有找到,那么就換一種方法,繼續尋找。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
你有心去做一件事,并且反反復復嘗試,那么總有一次會成功。
想要賺錢,既要贏在“執著”,也要贏在“拐點”。
04
凡事換一個角度看,就大不一樣了。
一張畫,在畫家眼里,就是一張畫;在商人眼里,就是一件商品;在博物館里,就是一件展品;在環衛工的眼里,也許就是“一張廢紙”。
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一個老人開了一家包子鋪。因為他家里有很多老掛歷,他就用把這些掛歷紙拼接成四四方方一大塊,用來墊桌子。
一個精明的商人來吃包子,發現了這些老掛歷。他花了一百塊錢,就買走了一大摞老掛歷。后來,這些掛歷,被裝裱起來,成為了商人酒店里的藝術品,被人贊不絕口,引來了很多顧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賺錢,往往是一種“角度”。你總是在原地一動不動,那么你看到的賺錢方式,就非常有限;如果你總是不停地走動,你會發現,賺錢的方法很多,總有一種方法,適合自己。
會賺錢的人,都懂得“變通”。該執著的時候,執著到底,該放棄的時候,馬上放棄,不要做毫無意義的“堅持”。
想要賺錢,思維要變,方法要變,位置要變,存錢和花錢的方式也要變。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