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電影《怦然心動》里有這樣一句臺詞:
“這世上,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可真相不過是,那些住高樓、光萬丈的人,只是將一身銹,妥帖地藏好了。人到中年,大抵如此。”
作為中年人,不管外表多么光鮮亮麗,內心依舊掩藏著痛苦,只是不和外人說而已。
人到中年不如狗。話說得很難聽,但是很實用。不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年紀了,如果自己不爭氣,那么就沒有人代替自己去奮斗。想一想,后背還有老人孩子等著自己養活,還有車貸房貸等自己去還,怎么能夠不奮斗呢?
對于中年人來說,除了堅強,就是更堅強;除了煎熬,就是苦苦煎熬。
但是,不管你活得有多難,你只能“靠自己”。人這一生,需要學會做自己的擺渡人;人到中年,更是如此。
02
人到中年,學會“渡情”。
《新白娘子傳奇》的片尾曲里,有這樣幾句歌詞: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今生遇見的人,就是緣分,就是苦苦修行的結果。可是,人到中年,你會發現,你不夠優秀,你沒有錢,你就別談情。
有人愛你,你起碼要有養家糊口的能力,否則愛你的人,也會轉身離開,尤其是男人。你養活了自己,不是本事,養活了一家人,才是。
你不要說別人很現實,就喜歡“錢”。難道你不喜歡錢嗎?沒有錢,你用什么珍惜愛情。兩個人在一起,起碼要保證一日三餐吧。
關于親情,你會覺得很美好。因為父母一直幫助你,給予你的東西太多了。可是,你在中年的時候,父母已經變老,難以掩飾臉上的皺紋和頭上的白發。父母老了,眼睜睜等著你“反哺”。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社保!如果你是60后、70后,你會發現,一輩子在農村的父母,根本就沒有退休金,甚至連存款和房子也沒有。你靠什么養活父母?你能夠給父母多少的關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多少中年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親情,是一份感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也可以說是身后的一座山。
朋友,多半是互相利用的關系,你自己有利用價值,朋友自然就多了。很多中年人,不喜歡社交,不是他們不需要人幫忙,而是他們身邊沒有靠譜的朋友。
人到中年,學會渡情,關鍵是逼著自己變優秀,讓自己變得有價值,才能夠承受得住“人情冷暖”。
03
人到中年,學會“渡心”。
“心態好,一切都好”,當你每天都帶著陽光出門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邊的人對你很友善,你在工作的時候,積極性更高。
與其抱怨,不如埋頭苦干。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但是你必須努力去做。
中年的你,一定會發現,身邊喜歡抱怨的人,真的不少。人在職場,常常有同事抱怨“工作太多,工資太少,上司欺負人”。在吃吃喝喝的飯局里,總有人抱怨生活,埋怨身邊的人,甚至指責社會不公平。
你可以抱怨,但是你抱怨幾句之后,一定要記得冷靜下來,默默收拾“殘局”,繼續想辦法折騰,繼續朝著理想出發。
《西游記》里的師徒四人,和一匹白馬,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取經的路上,有多辛苦?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隔著屏幕都感覺到了。
人到中年,不就是一部電視劇么?你永遠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妖魔鬼怪”在擋路,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陷入別人的圈套,但是你不得不往前走,你沒有退路。
我們一邊戰戰兢兢走路,一邊給自己加油鼓勁。曾經,有父母給自己撐腰,但是現在你后面無依無靠,你還要保護父母和孩子。
記住,不管生活有多難,你都要調整心態,帶著陽光出門。失敗了,沒有關系,大不了從頭再來;跌入低谷了,也不要怕,低谷就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人到中年,熬過去,以后的日子,總會好起來。你現在吃過的苦,就是你未來享受的福氣。
04
人到中年,學會“渡人”。
老祖宗說:“渡人先渡己,渡己亦渡人。”
人到中年,想要混得更好一些,就必須有一顆“渡人”的心。你從來不去幫別人,就不要指望誰來幫助你。
也許,你被小人傷害過,不敢輕易相信別人了,但是你一定不能弄丟了善良。
你要安慰自己:“傷害過你的人,就是來幫助你的人。”
別人用什么方式傷害你,從哪一方面傷害你,其實是讓你領教了社會的無情,讓你知道了如何“趨利避害”。
別恨那些傷害你的人,你才會真正學會“識人術”。
學會渡人,你也會遇到貴人。你付出的感情、金錢、智慧,都不會白費。如果你幫助了一百個人,也沒有人反過來幫助你,你就去幫助一千個人。幫助的人多了,總有那么幾個人,記得你的好,還會成為你的貴人。
羅曼·羅蘭說: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看透生活的本質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人到中年,記得把苦難扛起來,然后默默前行,像苦行僧一樣活著。
只要餓不死,活著就有希望。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