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說家古龍說過:“狗和馬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其實它們只不過都已養(yǎng)成了對人的依賴性而已,寧可做人的奴隸,也不敢去獨立生存。 ”
初看,這句話太絕對了。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擺脫對別人的依賴,這是動物的本性。腰纏萬貫的生意人,依靠的是顧客;高高在上的官員,依靠的是群眾。
再看,忽然發(fā)現(xiàn),你依靠誰,都會心寒,不如獨來獨往。
當一個人從內(nèi)心深處,戒掉了對別人的依賴,才會真正變得強大。
今天,我要恭喜那些一個朋友都沒有的人,你的堅強,讓人敬佩;你的格格不入,就是一道風景。
02
一個朋友都沒有,不是盲目拒絕合群,而是找不到同層次的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是同層次的人,即便你加入其中,也會感覺到非常吃力。話不投機半句多,一開口就讓自己掉檔次。
留洋女博士卡麗在征婚的過程中,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的知識體系、價值觀、外型和80后比較接近,我認為我的擇偶標準是沒有問題的?!?/span>
一些高學歷、高收入的女人,總是難以找到對象,真的不怪她們,也不是要求太高,而是很難遇到和她旗鼓相當?shù)哪腥恕?/p>
愛情導師涂磊曾說:“愛情不分高低貴賤, 但婚姻一定要門當戶對?!?/p>
當一個高層次的女人,不愿意委曲求全的時候,只能遙遙無期地等待命里的白馬王子。
同理,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人,注定會朋友越來越少。曾經(jīng)和他一起打鬧的人,后來也玩不到一塊了。
魯迅《故鄉(xiāng)》里寫到的玩伴閏土,小時候兩個人一起抓鳥,向往那片月色下的西瓜地,后來變成了“姥爺和雇工”的關系,令人唏噓不已。究其原因,一個靠讀書改變了命運,一個傳承了父輩的衣缽——面朝黃土背朝天。
現(xiàn)實,總是那么殘酷,也不是你一個人可以改變的。把不能同路的人,都舍去,你只是在孤軍奮戰(zhàn)。
03
一個朋友都沒有,不是活得孤獨,而是享受孤獨。
陳果說:“人群的治療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脈,這僅僅是互為功利;還有一種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這是廉價的交往。 ”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懂得,真正的人脈很少。你巴結別人的時候,付出和回報不會對等的,甚至一點回報都沒有。
在一起喝酒的人,放下酒杯,就忘了剛剛說了什么,連名字都想不起來了。
習慣“不社交”,留下更多的時間,可以看看書,聽一聽風,感悟月色的柔美,看明媚春光。想要去哪里,不要請示誰,也不要看誰的臉色。
作家劉墉在《創(chuàng)造自己》里寫道:“一個成熟的人,最基本的表現(xiàn),是他關心自己的前途,也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 他不再是什么都指望父母解決,而有了獨立的能力。”
真正獨立的人,放棄了對社交的依賴,連同父母的幫助,也會拒絕。
總有一天,父母會變老,即便有心關注兒女,卻無能為力了。等父母過世之后,我們都是孤零零的人。
把孤獨當成享受,即便一直在咬牙堅持,也不會有畏懼感,只有愜意的感覺,如風一般,自由來往,在心間停留,又悄悄溜走。
04
一個朋友都沒有,不是故作清高,而是保持低調(diào),默默前行。
知乎里,有人問:高冷是怎樣一種體驗?
真正的高冷,是禮貌真誠地回應別人的認識請求并去了解人,然后嚴格按照自己任性極致的標準篩選良莠,深交得少,淺交的保持距離懶得討好。
那些遇見任何人,都冷漠無言的人,其實是故作清高,是社交能力很差的表現(xiàn)。
“此地無銀三百兩”,喜歡偽裝“獨來獨往”的人,一眼就可以被人看穿,他的神色很慌亂,做事頻繁出錯。
不依靠朋友的人,低調(diào)謙卑,不小看任何人,也不用合群或者不合群來約束自己。
高,是高貴,不是高高在上;冷,是冷靜,不是冰冷刺骨。這樣拆解之后,你就真正感悟到了“獨立”的美好。
05
結束語。
宮崎駿說過:“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p>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個堅持獨來獨往的人,把所有的時光,交給了自己,任由別人說什么、做什么,都不會輕易影響到自己。
雖然,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在人心之中,人是有層次區(qū)別的。金錢、智慧、職位、境界、道德水平的不同,控制了社交關系。
總有一些人,通過在群體中努力炫耀,來展示自己,希望得到別人的捧場,后來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掌聲都是真誠的。真正對你好的人,都很安靜。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不要指望有人真的懂你;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你不要以為利益交換就是朋友互幫互助。
沒有了對別人的期待,自然就不會失望了。
何必,為了多幾個朋友,讓自己變成了別人。
有沒有朋友是次要的,要緊的是有沒有自身價值。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