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盼望著長大,以為長大后可以賺很多錢,過奢華的日子。
年輕時,喜歡冒險,以為年輕就是資本,大不了推倒重來。
到了一定的年紀,才知道,人生總是身不由己,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一步也走不了。
泰戈爾說過:“人到中年,會放棄虛幻的世界和不切實際的欲望,總是把它局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之中。”
認清自己的年紀,面對現實,狠狠賺錢,摳門上癮,才是應有的清醒。
01
你的大方,就是無休止的“內耗”。
“人生到了下半場,敵人只剩下自己。”
為什么你一無所有,不是你不努力,不是你沒有錢,而是你被自己的欲望、面子、人情、愚昧無知打敗了。
你收到一張請柬,對方和你并不是很熟,并且他和你相距幾百公里那么遠。礙于面子,你托付熟人,付出了幾百塊錢的紅包。后來,那個不很熟的人,聯系方式也找不到了。
有人請你吃飯,你去了。然后就一定要回請別人吃飯。一來二去,花了不少錢,也花了很多的時間。如果你的收入不高,一頓飯就讓你付出了一個月的伙食費。
熟人開了店鋪,你非得去光顧一次,并且要花錢買東西。結果,你被“殺熟”了,同樣的東西,你花了更多的錢。
舊衣服你是不想穿的,太沒有面子了。本來一件衣服可以穿五六年,結果你只是穿了五六次,就扔掉了。
是不是,以上例舉的情況,常常出現在你的生活里。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真的很可怕——你總是照顧別人的感受,卻忘記了自己應該怎么活。
老子有云:“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記住,“太大方,就是一場災禍”。對別人小氣一些,對自己好一點點,沒有面子,才有里子。從內心深處,改變生活觀念,這是摳門的第一步。
02
不管你收入多少,都可以狠狠存錢。
狠狠賺錢,不能夠說“不擇手段去賺錢”,也不能用身體健康去賺錢,而是力所能及地做點什么。
如果你沒有一技之長,去工廠打工,也是出路;如果你習慣了做小攤販,那么卑微的勞動,也能帶來收入。各行各業,都可以發大財,但是你要量力而行,別盲目投資,否則得不償失。
只要你不懶,每個月都會有一定的收入,不能賺一萬,就能賺一兩千。
我的一個表弟安華,在一家超市當搬運工,按照底薪加提成的模式,他的最高收入是五千,最少是一千二。
去年,安華在縣城買了一套三十多萬的房子,并且沒有向任何人借錢。
安華談了自己省錢的經驗:“一年到頭,只買兩雙鞋,都是超市甩貨的時候買的。每雙鞋都要縫補兩次以上,才舍得扔掉。下午去買菜,更加便宜,也好討價還價。洗菜的水,一定要用來沖廁所,不能隨便倒掉。盡量手洗衣服,別放太多的洗衣粉。控制手機流量,別隨意打開網絡......”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
如果你花十年的時間,使勁摳門,也不停止賺錢的腳步,你一定會發現,人生真的變好了,房子車子都會有。
發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是誰,都可以得到暴利,買到中大獎的彩票。
03
越摳門,生活就越幸福。
等你有錢了,不僅可以買房,還可以投資創業。
當機遇來臨的時候,你可以毫不猶豫地抓住,從此開始崛起。
別看現在創業門路很多,你要知道,一間很簡單的盒飯店,都要花十來萬才能辦成。沒有錢,就是擺地攤,都會很發愁,進貨也要花幾千元。
摳門的人,看起來很累,其實很幸福。
這幾年,沒到過年的前夕,就有農民工騎著摩托車回老家。幾百公里的路程,也沒有難倒他們。
一路上,風餐露宿,真的很辛苦。
梧州電視臺里,有一條新聞:在廣東中山市打工的陸付明,連續八年騎車帶家人回家過年。他的老家在廣西賓陽縣。
在路過梧州的時候,他停車休息,在服務點喝了一碗熱粥。
他說:“比較溫暖,我們開了5個小時的車,從廣東回來,第一個服務站提供有粥和面條,而且對我們非常熱情。”
容易幸福的人,總是容易滿足。他們奢求的東西不多,不管被人幫助,還在幫助別人,心中都會涌動起溫暖。
真正不幸福的人,反而是那些很有錢,但是欲望特別強的人。他們不懂得,摳門有多快樂,能夠給自己更好的享受。
04
降低欲望,逍遙自在。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寫過一本書《低欲望社會》,他認為:“日本年輕人沒有欲望、沒有夢想、沒有干勁。也沒有遠大的理想,有的人連起碼的拼搏精神都沒有了。”
其實,做人應該把握“欲望”,進一步可以摘星攬月,退一步可以逍遙快活。
把理想建立在能夠實現的基礎上,把消費降到最低,把心靈的空間無限放大,尊重自己的內心自由。
得不到的東西,還在拼命追求,精神可嘉,但是會傷痕累累。
人,只有一輩子。年輕的時候,打下基礎,中年的時候,厚積薄發,老年的時候,富養自己。
人到中年,無依無靠,如何崛起?唯有多方運籌帷幄,緊緊捂住錢袋子,才能讓自己活得更有底氣。
日入千元的人不少,但是大部分的中年人,日入百元,甚至幾十元。
農民工、流動攤販、流水線上的工人、掃大街的人、掏大糞的人......比比皆是。
找準位置,擺正心態,用最正確的方式,好好花錢,沒煩沒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