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來說說一個女兒上等人。
這句話道出了一個女兒的優越性和優越感,兩個老人養一女,當然是綽綽有余了,而且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將女兒培養出來,不存在有任何負擔過重的問題,甚至連房子都不用去考慮了。每天可以吃點香的,喝點辣的,穿點好的,而且有女兒和女婿細心照顧,樣樣就不用去操心了。至于自己老了之后,一個女兒將要承擔養二個老人的義務,另外還有公爹公婆。到時可能會有點難上加難了,有能力養便罷,要是沒有能力養的話,那怕是上等人,到時也只能是活受罪了。
所以一個女兒雖好,但也有美中不足之處,甚至連個幫手都沒有,難免左右難顧。況且女兒也會一天天變老,到時有可能會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二、再來說說二個女兒人上人。
二個女兒的家庭父母所付出的代價,肯定要比一個女兒的多得多了,但長大以后會恰恰相反。二個女兒一起來贍養二位老人,其間的擔子要輕松多了,而且共同把錢老人花,讓老人過得確實開心,甚至二個女兒的彩禮錢,也足夠老人來享用了。吃穿用住樣樣不愁,有歡笑,有甜蜜,有溫暖,有關愛。過的開心,玩的開心,樂的開心。
所以二個女兒的家庭,父母是最享福的了。但也有例外的,甚至有的苦于黃蓮,不能一概而論。
三、接著來說說一個兒子下等人。
家有一子好是好,父母照樣有煩惱。兒孫子媳來圍繞,一年四季在啃老。老人在抱怨,老人在嘆息,甚至老了的時候無人問津。尤其是生病之時得不到相應的治療,更是哭笑不得。每天度日如年,苦不堪言。
但也有把一個兒子培養成才,最后把老人接到城里去享清福的,但畢竟是少數。大部分老人并沒有什么福份可享,甚至最后無人照料而過早離世。
所以一個兒子也就成為了下等之人了。但也有孝心到位的,孝心到家的。但只是個別,而不是多數。
四、最后來說說二個兒子不是人。
兒多母苦,子多母累。只要是二個兒子的家庭,父母就別想清靜下來了,甚至那兒都不能去,一天到晚不是洗衣做飯,便是照看孫兒孫女,或者專門去接送他她們上學等等。顧了這個,顧那個,等到后人長大了,自己也就一年不如一年了,甚至這樣和那樣的病,全都冒了出來。尤其是自己一生的義務,更要去提前完成。既要供二個兒子念書,還要供他們吃穿,同時長大后還得給他們娶媳婦,蓋房子,買車子等等,那滋味簡直不是人所過的日子了,更不談老來會有人養老送終了,甚至二個兒子因為老人而經常扯皮,讓老人兩頭受氣生不如死,夠可憐的了。
所以二個兒子不是人,更不談三個或四至五個的了。
當然也有好的,照樣把老人安排的井井有條,而讓老人愉度晚年。但畢竟不多,少之又少。
總之無論是養兒也好,還是養女也罷,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既不要去沾沾自喜,也不要去灰心喪氣,更不要去嘲笑那些個有女無兒的家庭,因為有女不為絕,照樣有特色。
所以一兒一女一枝花,多兒多女是冤家,沒兒沒女活菩薩,看你如何理解它。
女兒也是人中人,女兒也是傳后人。有了女兒有快樂,有了女兒有著落。
記住:兒女不在多與少,只要個個孝心好。女兒心思最周到,讓你幸福享不了。
兒子固然好是好,傳宗接代少不了。有了兒子莫輕狂,有了兒子莫張揚……。
但愿大家,都不要去重男輕女吧……。
這才是正確的做法,這才是正確的想法,這才是正確的看法。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