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侃封神》第1460期
他不是別人,九頂鐵剎山八寶云光洞煉氣士度厄真人。
度厄真人有個徒弟,名叫李靖,通常來講,封神里的老師都是很關心徒弟的,可度厄真人呢,哪吒追殺李靖,追的李靖都快自殺的時候,他仍舊坐在八寶云光洞中,毫不關心。最終還是燃燈出手,救了李靖。
當然,他的自私不僅僅體現(xiàn)在李靖的事情上。
要問封神里最憋屈的人是誰,當然要數(shù)石磯了,但石磯卻曾是度厄真人很好很好的朋友,因為她曾對李靖說:“李靖,你不能成道,我在你師父前勸你下山,求人間富貴。”
一個截教,一個闡教,卻能在度厄真人面前說話,還能干涉人家家事,這說明石磯和度厄真人的關系非常親密,但是,當石磯與太乙真人爭斗,身陷危境之時,他依舊端坐八寶云光洞,,對朋友的遭遇無動于衷,無論如何也不出門相助。
對于徒弟和好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度厄真人選擇“緊閉洞府,靜誦黃庭三兩卷”。對他而言,管、救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他就是不愿出手。
那么,度厄真人就是這么一個如如不動的煉氣士嗎?當然不是。
千年之后,花果山出了個孫悟空,孫悟空學會本事之后,大鬧龍宮、大鬧地府時,惹得龍王、閻王一起上告天庭,要求玉帝遣將擒拿。
當時,玉帝本打算出手的,要派李靖哪吒等大神出馬,領十萬天兵,去花果山擒殺孫悟空,可就在李靖等人打算領命的時候,一個白胡子老頭恰到時機的出現(xiàn)。
這個白胡子老頭不是別人,五行星君之一的太白金星李長庚。
當時,太白金星反對對孫悟空發(fā)動戰(zhàn)爭,而是請求玉帝說:“念天地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旨,將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間。”
孫悟空鬧了龍宮、地府,他非但不主張懲罰,反而要求玉帝大小給個官職,給孫悟空加官進爵,玉帝當然聽了太白金星的話,給孫悟空給了個弼馬溫。
原本按太白金星的意思,是要約束到天上的,可孫悟空到任之后與同僚閑聊幾句,就忽然嫌弼馬溫官小,因而反出天庭,打算當個齊天大圣時,還是太白金星出馬,要求玉帝暫息雷霆之怒,從了他的心愿,將之哄上天來。
就為了孫悟空,太白金星就是這么的冒天下之大不韙,簡直操碎了心。
那么,他又跟度厄真人有什么關系呢?
據(jù)《鐵剎山志》記載,度厄真人名叫李長庚,而李長庚,不是別人,正是天上的太白金星。
如此看來,度厄真人和太白金星就是一個人,可問題是,封神中,度厄真人可是不管朋友,不救徒弟,說不下山就不下山,可千年以后,他怎么轉(zhuǎn)了性子,倒為個不相干的孫悟空操碎了心,甚至還不惜為他得罪李靖、哪吒等主戰(zhàn)派,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出現(xiàn)在玉帝對待孫悟空的態(tài)度上。
孫悟空一介沒有身份的野仙,卻鬧龍宮、 鬧地府,這得多大的罪過,當龍王、閻王天上告狀時,玉帝既不給孫悟空定性,也不給孫悟空判決,只說了遣將擒拿。
遣將擒拿什么意思?話里透著圓潤,怎么看怎么有點可大可小的意思,好吧,就算這句致使順口一說,沒什么含義,那么,當龍王、閻王走掉以后,玉帝在具體商議該怎么遣將擒拿,說白了,采取何等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時,他忽然問了一句:這妖猴幾年產(chǎn)育,何代出身,卻就這般有道?
攻打一個敵人之前,先問他有什么背景,是玉帝真不知道孫悟空幾年產(chǎn)育,何代出身嗎?說白了,漫說石頭生孩子這等開天辟地以來頭一回發(fā)生的大事,單說孫悟空出生后,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了御駕的事,都不可能那么快忘掉,因而這句話其實是說給底下人聽得。
所以,別人明白不明白不知道,反正太白金星是聽明白了,明白什么?
對怎么對付孫悟空,玉帝還有點顧慮,既然有顧慮,那太白金星自然要站出班來,說一些玉帝不方便說的話,做一些玉帝不方便做的事。
這才是太白金星,既千年前自私到不管朋友,不救徒弟的度厄真人,為孫悟空操碎了心得真正原因,原因無他。
封神里,下山是很有可能上榜的,可救了朋友,救了徒弟,會有什么回報呢,就為了得到一聲他們的謝謝。
比較下來,代價太大,收獲太小,權衡利弊不太劃算,所以,就堅決不下山了。
至于成仙之后,玉帝手下辦差的時候,倘若真能察言觀色,把事情辦到玉帝的心坎上 ,損失的,不過同僚們的不滿,得到的,那可是玉帝的賞識。
與封神不同,代價太小,收獲太大,權衡利弊非常劃算,所以,就堅決要為孫悟空操碎了心了。
所謂神仙也由凡人做,遇事權衡利弊,又稱三思而后行,天上人間,不都是這么干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