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人參湯證
知母、石膏、甘草(炙)、粳米、人參。清熱、益氣、生津。主傷寒、溫病、暑病氣分熱盛,津氣兩傷,身熱而渴,汗出惡寒,脈虛大無力;火熱迫肺,上消多飲者。
從軍王武經(jīng)患病,開始的時候嘔吐,被醫(yī)生用瀉下的治法治療了一次,已經(jīng)八九天了,身體內(nèi)外都發(fā)熱。
許叔微診視后說:“應(yīng)該用白虎加人參湯。”
有人問:“既然又吐又下,是體里虛弱,白虎湯可行嗎?”
許叔微說:“張仲景在太陽篇二十八證中說,如果瀉下后七八天病仍然不解,熱結(jié)聚在體里,表里俱熱,用白虎加人參湯,癥候是符合的。”
嘔吐,是因為熱在胃脘,脈象才會虛大。王武經(jīng)服了三劑白虎加人參湯就痊愈了。
張仲景稱,傷寒如果吐下后七八日還不解,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人參白虎湯主之;又說傷寒脈浮無汗,發(fā)熱不解,不可以用白虎湯;又說脈滑,是因為體表有熱,體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傷寒論》:此方立夏后立秋前才可以服用。立秋后就不可以服用了;正月、二月、三月凜冷,也不可以服用,服后會嘔吐、下利、腹痛;各種亡血虛癥,也不可以服用,服后會腹痛下利。
資料來源:《傷寒九十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