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投二在后臺收到了一個問題。
“投二,你說基金定投的關鍵在止盈,那止盈有哪些方法呢?”
我們先不講方法,來看一個案例。
老王的基金定投故事
投二的朋友老王,從2012年5月開始,每月10日發工資后,都會定投1000元到某滬深300基金。直到2018年的5月,老王將基金全部贖回,收益率接近60%,賺了4萬多。
當時,興奮的老王,贖回全部基金后,發了一條朋友圈:“感謝基金定投,6年時間無腦定投,賺了60%。”
投二替他高興。同時,理財的職業病又犯了。經過一番計算,投二發現如果老王在三年前就贖回的話,收益率將高達100%。
“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
對于基金投資,基金定投基本解決了什么時候買、買多少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對“基金需要止盈嗎,何時止盈?”,感到疑惑。
說實在的,基金定投如何止盈,沒有標準的方法。
今天,投二和大家分享權益型基金的3個定投止盈常用方法。
01 目標收益法
目標收益法是最簡單的止盈方法。比如,將30%設置為止盈點,那么在基金持有的累計收益率達到30%時就對基金清倉。
目標收益法看起來簡單,但是如果目標設置高了會導致基金賣不出去,目標設置低了會錯過日后的行情。
常見的止盈目標可以設置為10%、30%、50%和80%等。目標收益率越大,達到目標所需的時間就越長。
基金定投是個長期投資,短則兩三年,長則十來年。投二建議把止盈目標設置得略高,但不太高。過低的目標,會導致短時間就贖回,白白支付手續費。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制定一個目標年化收益率。比如,希望定投3年,獲得年化8%~15%的收益率。那么換算一下,累計收益率在25%~50%,止盈點就設置為 25%~50%。
02 最大回撤法
目標收益率止盈,可能會導致賣出以后,市場繼續上漲,錯過后市行情。這時候,最大回撤法可以上場了。
控制最大回撤止盈,可以在目標收益率(這里稱為“止盈線”)的基礎上,設定最大回撤閾值,達到止盈線先不止盈,而是繼續持有。當最大回撤跌破閾值時,再止盈贖回。
舉個例子,投二將50%作為止盈點,最大回撤閾值為10%。當該只基金持有收益率達到50%時,投二不馬上止盈,而是繼續持有。
這時候,會出現兩種情況。
1) 基金持續上漲,投二繼續持有。
2) 基金中途有10%的回撤,投二止盈贖回。
該方法更適合牛市行情,可能獲得比你預想更高的收益率。如果,事與愿違,達到目標止盈點沒漲多少就開始回調,也可能讓你比目標收益法少賺一些。
03 估值止盈法
看估值,這個方法現在很火。
買入基金的時候要看估值,可以在估值低的時候多買,估值高的時候少買。
同樣,賣出我們也要看估值,可以在估值高的時候賣出,估值低的時候繼續持有。
我們常用的估值指標有市盈率(PE)和市凈率(PB)。
此處,加一個概念:百分位。它用來表明當前值在歷史區間所處的位置。比如,2019年7月16日,中證500 PE百分位為23.82,代表這時的PE值僅比歷史上23.82%的時候高。
一般,我們用市盈率的百分位作為估值標準,百分位越低,代表越被低估。對于,周期性行業估值,我們則采用市凈率。
通常,當估值百分位大于60%,就是正常偏高了,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這時就可以分批賣出;而當估值百分位大于80%,說明已經高估,是時候考慮止盈了。
這個方法,適合指數基金定投止盈。那么,主動型基金,看其相對應的業績比較基準。比如,投資消費行業的主動型基金,可以參考中證消費指數。
估值止盈法和回撤贖回法可以搭配使用。例如,當基金沒有到最大回撤閾值時,我們繼續持有。但也不是無限制的繼續持有,當估值過高時,我們要選擇贖回。
基金定投,止盈是關鍵。
定投不止盈,終究是浮盈。
今天,我們就聊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