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清楚自己孩子的天賦嗎
許圣林
上幾天,和兩個遠道而來朋友一起吃飯,席間探討最多的就是孩子的特長和天賦的問題,其中一個朋友問到:“許老師您是大家公認,并在社會上享有盛譽的擇業(yè)指導和測評專家,您的《天人一體擇業(yè)法》已經為無數(shù)處在迷茫期的人們指明了終生奮斗的方向,現(xiàn)在到處都是面對孩子所開設的什么“興趣班”“特長班”等,好多的家長對此都是非常頭疼,又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面對形形色色的這班、那班,多數(shù)的家長都是不知何去何從,不知您對孩子的學習、特長和成長方面有什么獨特的建議呢?”是呀!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國內外許許多多的教育專家都對此發(fā)表了各自不同的見解。我作為一個擇業(yè)研究者,只能從人體科學擇業(yè)的角度來談談我的個人看法,當然不到之處還請大家海涵。記得不久前我在一本書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大家都知道,奧托 . 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得獲得者,他的成長極具傳奇色彩。瓦拉赫的父母從小對他抱有非常大的希望,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取得偉大的成就。
為此,瓦拉赫開始讀中學的時候,他的父母就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希望他能成為一代文學大師。于是,瓦拉赫的父母為他準備了許多文學名著,并不時的帶他去聽各個文學大師有關寫作的講座,還耐心的充當他的讀者,一起和他探討作品的優(yōu)劣。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卻為瓦拉赫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性格過于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絕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發(fā)展”。
瓦拉赫的父母有些失望,但還是聽從老師的意見,決定讓瓦拉赫向其他方向發(fā)展。當時,瓦拉赫對畫畫產生了興趣,便對父母說:“我想學油畫”。父母看他如此熱心,便同意了,很快為他買來了繪畫所需的紙張和色彩等工具,還專門為他請了一位有名的油畫教師,但是瓦拉赫既不善于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也不夠,盡管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他的作品依然不能讓人滿意。最后,那個油畫教師主動辭職,并給他留下了這樣一句評語:“你是個繪畫方面不可造就的人才”
連續(xù)遭受兩次失敗,瓦拉赫有些失望了,就連他的父母也感到灰心喪氣,不知如何是好。就在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瓦拉赫沒有什么希望時,化學老師卻對他說:“瓦拉赫,你做事情總是那么一絲不茍,這正是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質和素質,我覺得你可以試著往化學方面發(fā)展,說不定會有所成就。”
瓦拉赫聽了化學老師的意見后,內心頓時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急急忙忙趕回家,激動的把化學老師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自己的父母。他父母聽后思索了半天,決定接受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一下,瓦拉赫的智慧火花完全被點燃了,他廢寢忘食地閱讀了許多有關化學的著作,刻苦鉆研著化學方面的問題。不久之后,在文學、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竟然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才生”,在同類學生中,瓦拉赫的化學成績總是遙遙領先。
后來,瓦拉赫果然沒有辜負他父母的希望,在化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還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
到此,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孩子的身上都儲藏者獨特的強勢智慧(即天賦)。做父母的必須注意觀察孩子的強勢智慧,準確的評估出孩子最突出的智慧表現(xiàn),并提供機會讓孩子的強勢智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使其終身受益。實際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名人之所以有所成就,有所作為,甚至成為大師級的人物,是他們很幸運的在有意無意之間,選擇了自己的強勢智慧,并與社會的發(fā)展和經濟的發(fā)展結合在了一起,關于這點上,上面所列舉的例子中瓦拉赫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于瓦拉赫來說,文學、藝術,是他的弱項智慧,所以任憑他怎么努力,在這兩方面也不會有多大的收獲,而化學就是他的強勢智慧,所以沒有過多久,就在這方面顯示了他的本領,總而言之,瓦拉赫制所以在最后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關鍵就在于他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了他的先天優(yōu)勢。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小兔子到了上學的年齡,被父母送到動物學校。在學校里,小兔子最喜歡的課是跑步,幾乎每堂課都得第一名,小兔子為此感到很高興,小兔子最不樂意的課是游泳,不管他怎么努力,總是取得不了好成績,小兔子為此感到非常苦惱,小兔子想放棄游泳,但他父母不同意,當老師看到小兔子為上游泳課苦惱時,表示愿意給小兔子提供幫助,老師對小兔子說:“跑步是你的強項,是你的優(yōu)勢,往后你就不要在練跑步了,只要您專心練習游泳,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從此小兔子就開始專心致志地練習游泳。但結果卻是:一段時間訓練下來,小兔子不但游泳水平沒有多大長進,就連他的優(yōu)勢——跑步也降下了許多。這個故事雖然看似荒誕,但道理卻十分明顯,他告訴我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等傳統(tǒng)理念在某些時候并不適合用在發(fā)展孩子潛能這一方面。
成功的心里學家提醒我們,衡量家庭教育成功的標準,是看你的教育是否讓孩子發(fā)揮了最大優(yōu)勢,這就要求父母認真研究孩子的個性特點,要認清自己的孩子是“兔子”還是“鴨子”。如果孩子是“兔子”,就應該讓他放棄游泳,專門練習跑步;如果孩子是“鴨子”,就應該讓他放棄跑步,一心為游泳而努力,只有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優(yōu)勢所在,才能開發(fā)孩子的潛能,引導孩子發(fā)揮其優(yōu)勢和特長,如果父母不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勢,不注意研究孩子的個性特點,看錯了、教錯了孩子,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學,適不適合學,就硬性安排孩子參加這樣或那樣的所謂興趣班、特長班、那么即使在熱情,在努力,對孩子的成長也都無濟于事。
總而言之,理想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優(yōu)勢去發(fā)展,也就是說,為人父母,必須充分了解孩子的優(yōu)勢所在,并善于采取恰當?shù)姆绞胶头椒ǎ龑Ш⒆樱购⒆拥膬?yōu)勢最大的發(fā)揮出來,千萬不要讓孩子忙于“補短”而忽視“揚長”。在知識經濟時代,父母師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優(yōu)勢所在,讓孩子在受教育的環(huán)境中感到心情愉悅,這樣才能發(fā)揮他們的最大優(yōu)勢,孩子的學習才會富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孩子才能提高綜合素質,取得學習佳績。
在我平時的擇業(yè)測評中,有好多的父母在把自己的行業(yè)定位后,緊接著又把自己正在上學的孩子資料發(fā)過來,要求我結合傳統(tǒng)國學,從人體、和生命科學的角度幫助他們的孩子把把脈,找出孩子的獨特天賦,發(fā)展最大的潛能。
2011年.02月.28日 草于 庫爾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