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帽子班”
文/邵志赤
眼瞅著即將兒童節(jié),孩子們都在為迎接自己的節(jié)日精心準備節(jié)目,不知怎的,忽然就想起小時候上"帽子班"那段歲月。
那時候,小學里如果有初中班,一般都被稱為“帽子班”。我們的“帽子班”位于如師附小東北角,共兩個班級。當校園里的小學生們歡天喜地歡度六一,咱們只能安心上課讀書,不禁感慨時間都去哪兒啦,兒童節(jié)已不屬于初中生。
我們六零后出生在祖國鼓勵多生娃兒的時代,生源太多,師源不足,初中部教室不夠,小學校園里的“帽子班”就是我們的教室,部分老師也是從小學老師中挑選出來的。青春懵懂的初中生,結(jié)伴走進小學校園,小學生們羨慕、敬畏的眼神,令大家沾沾自喜。
我們班主任朱老師,他已帶過幾屆“帽子班”學生,很有教學經(jīng)驗,語文授課水平一流,朗讀課文的聲音很是悅耳,好學生們的注意力很快被他吸引。朱老師視力很差,兩排后就坐的學生模樣幾乎看不見,初一上學期有些同學還未轉(zhuǎn)變角色,依然把自己當成小學生,上課時而怪叫、打鬧、傳紙條、開玩笑……令朱老師很是生氣,調(diào)皮男生被處罰的不在少數(shù),被通知家長來校也有好幾位。當時我和六位班委,都是老師的好助手,班委各司其職,任課老師都很喜歡好學生。
初一下學期,我們課堂紀律明顯提升,獲悉初中升高中需要全縣統(tǒng)考,平時的學習成績也會參加全縣排名,老師學生卯足干勁,積極參加英語、物理、數(shù)學等競賽,晚間增加了晚自習時間,同學們真正告別童年,進入青春期,有了使命感。老師授課舉一反三,同學背書盡量一字不差,考卷訂正知其所以然,學深弄懂是很多同學們的追求,那時家長不給壓力,但同學們的求知欲已被激發(fā)。記得朱老師經(jīng)常宣布我們附小“帽子班”競賽取得佳績,學期排名在前多少名。
79年普高和中專考試同時進行,但事前必須先填志愿。朱老師動員女學生盡量報考中專,擔心我們考不取重點高中拼不過男生。不記得老師如何與我個別交流,我最終填報的志愿是中專,考場就在附小西園門教室。開始答卷特別緊張,幾個深呼吸就思路清晰,所學知識不斷浮現(xiàn),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交卷。我初中畢業(yè)考取了中專,分數(shù)高出重點高中分數(shù)線二十多分。看到同學都如愿進入如皋中學就讀,很多年后曾經(jīng)后悔過,覺得有能力應該讀完高中。
八月離開如皋,15周歲的我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學校護理專業(yè)一名學員,入伍入學一并完成。后來獲悉,由于附小“帽子班”取得佳績,朱老師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了語文教研組長。如師附小的“帽子班”也從此畫上了句號。
如皋市中醫(yī)院護士,援滬抗疫一員,閱讀推廣人,擅長跑步、騎行,宣傳運動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