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與冒辟疆、董小宛相隔400年遙不可及,車過水繪園的時候,卻一下子與這個纏綿的故事相遇,冒才子讓這個城市濡染了文人氣質,空氣里也彌漫開來。當我真正在如皋生活下來的時候,又忽然遇到北宋教育家胡媛、北宋詞人王觀、清代戲劇家李漁……
翻開如皋的歷史,如皋這塊寶地曾孕育出2位狀元、5位丞相、4位文學巨子、6位院士、6位大學校長;走進如皋的今天,如皋教育健康有益的文化一邊承載著歷史遺存,一邊融合著現代文明,積淀出日益厚重的文化底蘊,使得如皋教育品牌享譽省內外。如皋蘊含著深厚的教育底蘊和崇學尚教的文化傳統,其獨特的教育常規管理經驗、模式、氛圍有居功至偉的凸顯。
一、常抓教師隊伍建設
“身為世范,為人師表”。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生活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皋教育人深知這一點的重要性與先行性,做了大量而細致的工作,他們從管理體制改革入手,實施“縣管校聘”;他們以能力提升為扶手,再加上“強化考核和激勵措施”強有力的推手,提升了如皋教師的整體素質,打造出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肯合作,特別肯鉆研”的優良隊伍。
二、深化教學模式成果
南通市各縣、市、區都有自己區域性的教學模式。“活動單導學”是如皋教育很多年以來一直在實施的教學模式,可以說是他們獨特的“以人為本”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不僅僅是形式,而是種在“教育首先是人學”的理念下,催生的如皋教育結晶。
活動單導學就是以“活動單”為媒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合作學習,展示交流學習成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它構建了良好的課堂生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里,學生們分享智慧、共同研究、真誠交流、踴躍展示整個課堂,處處洋溢著民主、尊重、和諧的氛圍。
三、推崇生活德育理念
引導生活的構建,是德育的根本作為。如皋教育人積極探索生活德育,讓德育從抽象化、空洞化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回歸到生活中,帶著學生從生活出發,到廣闊的生活中探尋教育的真諦。
有幸走訪到的如皋校園,或古樸莊重或現代感十足,如皋教育人不遺余力的將校園環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為的就是利用自然的聲、光、色、味、形讓孩子的知覺有足夠的刺激。
如皋的學校決策者都喜歡把“自然“搬進教室,也喜歡因地制宜進行德育教育。如師附小的教育者利用校門前的悠悠泮池水,臥波池上的文定橋、武定橋,再加上校園巍巍的大成殿,讓孩子們懂得了源遠流長、薪火相傳的“儒家精神、民族精神”。在外國語小學、開發區實驗小學、白蒲小學,每一棟教學樓都賦予了它“求真樓”“致遠樓”“臻善樓”寓意深刻的名字。學校辦學理念、發展思路及大量的格言警句充滿校園各個角落,把學校建成學生學習的學園,生活的樂園,真正做到“面面墻壁能說話,一草一木在育人”。
白蒲小學的校長有一次無意當中和學生說起他很喜歡春天的柳枝,因為那是寓意新生命的開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二天他的辦公室里出現了很多手拿柳枝的同學,他激動的同時卻陷入了沉思:這是一次難得的教育機會。他首先表揚了學生尊敬師長的精神,然后話鋒一轉,說道,老師很謝謝你們,可如果人人都折柳枝,那么柳枝就會減少,樹木成了光禿禿,我們到底該不該折枝呢?校長的一席話讓學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柳枝不能隨意折的。
有幸聆聽了安定小學校長的專題講座,記住了這樣一則故事:“一次他看到幾位學生正在評價枯萎的樹枝,當聽到學生說枯萎的樹枝很丑的時候,立即走向前,要求學生對其枯枝修剪一下,以使其煥發新的姿態。”這則故事深深震撼了我,同時也清晰的教育了我,那就是應該抓住每一次教育的契機,循循善誘,讓學生無形中感受到做人的道理。
四、重視校本課程開發
英國的教育家懷特海認為,每所學校應該有自己的課程,因為課程是學校特色的主要載體。如皋校本課程的開發的確讓我大開眼界,可以說是精彩紛呈,他們并非閉門造車,也不是他山來石,而是源于生活,源于實際。
如皋各個學校太多的校本課程中體現著“以人為本,以法為據,以管為實,以進為務”的治校理念,強化著“整體優化”的辦學特色,激發人的智慧,發掘人的澘能,尊重人的個性,實現人的價值,為學生的終身進步奠基,為社會的文明進步育人。
五、凝聚家校合力作用
如皋家長對教育的關注程度高于我之前的想象,尊師重教風氣之濃厚,堪稱典范。如皋教育正是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風氣,在學校與家長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形成了教育合力。他們經常邀請熱心教育、關心教育、有所專長的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參與到學校教育教學中來,有的家長利用一已之長給學生上課,有的則與教師、學校共商教育發展。借力家長,把家長整編成教育的力量,不僅調動了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積極性,同時也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優化。
這讓我想起入住如皋賓館時,前臺工作人員得知我是來此地學校掛職學習后,接待態度的那份熱情,言語之間那份濃濃的自豪感。我隨即問起他們與學校之間相處的關系,他們質樸認真的回答至今記憶猶新:“我們很理解、支持學校建設,更信任當地的教育。如果學校需要我們做什么,是對我們極大的信任,我們都會努力配合,把事情做實、做好”。
綜上所述,如皋教育已探索出很多寶貴的經驗,他們對待教育的態度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而是深思熟慮,做到極致。也正是如此,如皋教育才有了如今的光彩奪目,究其原因并非偶然,唯有“用心”二字方可做其最好的闡釋。
選自李微峰《對如皋教育“現狀”的淺析》(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