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是指農業上用于防治病蟲害及調節植物生長的化學藥劑。廣泛用于農林牧業生產、環境和家庭衛生除害防疫、工業品防霉與防蛀等。農藥品種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為殺蟲劑、殺螨劑、殺鼠劑、殺線蟲劑、殺軟體動物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按原料來源可分為礦物源農藥(無機農藥)、生物源農藥(天然有機物、微生物、抗生素等)及化學合成農藥;按化學結構分,主要有有機氯、有機磷、有機氮、有機硫、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酰胺類化合物、脲類化合物、醚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苯氧羧酸類、脒類、三唑類、雜環類、苯甲酸類、有機金屬化合物類等,它們都是有機合成農藥;根據加工劑型可分為粉劑、可濕性粉劑、乳劑、乳油、乳膏、糊劑、膠體劑、熏蒸劑、熏煙劑、煙霧劑、顆粒劑、微粒劑及油劑等。所有農藥對人、畜、禽、魚和其他養殖動物都是有毒害的。使用不當,常常引起中毒死亡。不同的農藥,由于分子結構組成的不同,因而其毒性大小、藥性強弱和殘效期也就各不相同。
農藥對人、畜的毒性可分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所謂急性毒性,是指一次口服、皮膚接觸或通過呼吸道吸入等途徑,接受了一定劑量的農藥,在短時間內能引起急性病理反應的毒性,如有機磷劇毒農藥1 605 、甲胺磷等均可引起急性中毒。慢性毒性是指低于急性中毒劑量的農藥,被長時間連續使用,接觸或吸入而進入人畜體內,引起慢性病理反應,如化學性質穩定的有機氯高殘留農藥666、滴滴涕等。
怎樣衡量農藥急性毒性的大小呢?衡量農藥毒性的大小,通常是以致死量或致死濃度作為指標的。致死量是指人、畜吸入農藥后中毒死亡時的數量,一般是以每公斤體重所吸收農藥的毫克數,用毫克/公斤或毫克/升表示。表示急性程度的指標,是以致死中量或致死中濃度來表示的。致死中量也稱半數致死量,符號是LD50,一般以小白鼠或大白鼠做試驗來測定農藥的致死中量,其計量單位是每公斤體重毫克。
“毫克”表示使用農藥的劑量單位,“公斤體重”指被試驗的動物體重,體重越大中毒死亡所需的藥量就越大,其含義是每1公斤體重動物中毒致死的藥量。中毒死亡所需農藥劑量越小,其毒性越大;反之所需農藥劑量越大,其毒性越小。如1605LD 50為6毫克/公斤體重,甲基1605LD 50為15毫克/公斤體重,這就表示1605的毒性比甲基1605要大。甲胺磷LD50為18.9至 21毫克/公斤體重,敵殺死LD50為128.5至138.7毫克/公斤體重。說明甲胺磷毒性比敵殺死大。
根據農藥致死中量(LD50)的多少可將農藥的毒性分為以下五級: 1.劇毒農藥。致死中量為1至50毫克/公斤體重。如久效磷、磷胺、甲胺磷、蘇化203、3911 等;2.高毒農藥。致死中量為51至100 毫克/公斤體重。如呋喃丹、氟乙酰胺、氰化物、401、磷化鋅、磷化鋁、砒霜等;3.中毒農藥。致死中量為101至500 毫克/公斤體重。如樂果、葉蟬散、速滅威、敵克松、402、菊酯類農藥等;4.低毒農藥。致死中量為501至5000 毫克/公斤體重。如敵百蟲、殺蟲雙、馬拉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甲四氯、丁草胺、草甘磷、托布津、氟樂靈、苯達松、阿特拉津等;5.微毒農藥。致死中量為5000毫克以上/公斤體重。如多菌靈、百菌清、乙磷鋁、代森鋅、滅菌丹、西瑪津等。因此,廣大花農在購買農藥防治花卉的病、蟲、鼠、草害時,一定要事先了解所購農藥毒性的大小,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使用,千萬不可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