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里個當,閑言碎語不要講,表一表好漢武二郎!水滸傳中人氣最高的角色,無疑是“打虎好漢”武松,施耐庵用了大量筆墨來塑造這個角色。武松出場并不早,一直到了第二十幾回才露面,但他一出場,精彩的故事接連展開:柴進府結拜宋江、景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十字坡大戰孫二娘、醉打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等等,酣暢淋漓!太陽城網站
武松在水滸里有很多記錄,一般人三碗就醉的烈酒“三碗不過崗”,武松可以連喝十八碗,這酒量絕不是吹的,海量如魯智深也無法做到的。更牛的是,武松半醉半醒,還能赤手空拳捶死景陽岡上的猛虎,后來雖有李逵力殺四虎,但他是有刀在手,而且還是提前有準備,武松卻是在酒醉倉促之間遇襲,赤手將猛虎打死,可見其勇武。
武松是水滸中結拜兄弟最多的,先是宋江,接著跟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結拜,后來在孟州城和金眼雕施恩結拜,跟魯智深雖然沒結拜,但是感情極深,情同手足。武松還是唯一一個手臂被砍還能活下來的人,也是108將中活得最長久的人,最終隱居六和寺,一直活了八十歲才壽盡,死后被奉為“清忠祖師”。
另外武松還是整個水滸中唯一有武功招數的人,那就是“玉環步鴛鴦腳”。武松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極強的戰斗天賦,對于武松的力量,打虎已經不足以形容了。能證明武松力量大的,是他刺配到孟州后,為了證明給施恩看,自己養好了傷,武松把四五百斤的石墩拋起一丈多高,石墩落地直接砸成了深坑。當時圍觀的一眾囚徒都贊嘆不絕,驚為天神。
如果力大無窮屬于武松天生的被動技能,那他的武藝就是后天苦練而來的了。水滸之中,并沒有明確指出武松的師傅是誰,只說武松打虎成名,當上陽谷縣都頭之后,縣官讓他上京辦事,在京城武松結識了當時的拳術大師周侗。而周侗在正史上是有過記載的。周侗是南宋人,《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學射于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于其冢”。
可見周侗確實是岳飛的師父,而且以記載來看,周侗在當時應是有名的武術家,并且極善箭術。不過受各類評書、民間故事流傳影響,周侗事跡被加以渲染,成為了歷史上的“名師代表”。水滸里一干猛人,如盧俊義、林沖、史文恭、武松等人,都成了他的“名下弟子”,武松的“玉環步,鴛鴦腿”也算是找到了師門。
山東快書里的武松,曾在少林寺學藝三年,藝成下山。但是周侗認為武松性格耿直正義,武功也有很大破綻,于是指點武松,授他“玉環步,鴛鴦腿”,希望他日后行走江湖能多幾分勝算,并在分手時叮囑武松,江湖上有兩個人一定要躲著走,一個是飛天蜈蚣,一個是鐵腳頭陀。這二人武功厲害,陰狠毒辣,武松雖有武藝傍身,但性格單純耿直,難免被算計。
不出周侗所料,武松果然遇上了這二人,只是結局卻出乎周侗所料。關于“飛天蜈蚣”,武松是在血濺鴛鴦樓之后,準備前往二龍山投靠魯智深和楊志,夜走蜈蚣嶺時遇上的。飛天蜈蚣王道人,一個人就獨霸一方,在蜈蚣嶺搶男霸女,既不怕受害者家屬請人報仇,也不懼官府前來圍剿,由此見其實力絕對強悍,只可惜他遇上了武松。原著有寫:
“斗了良久,渾如飛鳳迎鸞;戰不多時,好似角鷹拿兔”、“當時兩個斗了十數合,那先生被武行者賣個破綻,讓那先生兩口劍斫將入來,被武行者轉過身來,看得親切,只一戒刀,那先生的頭,滾落在一邊,尸首倒在石上”。兩人一番爭斗勢均力敵,武松為取勝故意賣了個破綻,王道人自恃武力,知“男”而上,才堪堪被武松斬殺。
至于鐵腳頭陀,水滸沒有明確描寫,但是原著中有名的頭陀,只有被孫二娘用藥放倒,做成包子的那個“胖大頭陀”了。武松后來扮成頭陀形象,身上的戒箍、度牒、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等行頭,都是來自這位頭陀。從這些行頭,就知道鐵腳頭陀同樣是本領高強之人。
在原著中,張青夫婦曾對武二郎說:“別的都不打緊,有兩件物最是難得,一件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一件是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想這個頭陀也自殺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里嘯響。”刀劍的靈魂來自何處?來自殺戮和鮮血,殺人越多,刀劍飲的人血越多,這把刀或者劍的殺氣就越重。
這兩把雪花鑌鐵刀跟隨鐵腳頭陀行走江湖,殺人無數,喝過無數人的鮮血,殺氣已成。而在張青夫婦那里存放久了,沒有再飲人血,從而大半夜嘯響異常,渴望能再認主人,飲血江湖。武二郎得此寶刀后,以“飛天蜈蚣”祭刀,此后四處征戰大殺四方,無數敵人斃命刀下。
縱觀水滸全書,武松遇強則強,有勇有謀,潛力無限,保持不敗。不夸張的講,他稱得上梁山武力的天花板。只可惜宋江招安讓他心寒若死,最終看破紅塵,避世隱居六和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