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很美好,婚姻卻很現實,特別是對于女人來說,結婚意味著需要融入到一個新的家庭環境里,需要去適應,習慣另一家人,所以女人在結婚時,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需要慎重對待,別為了一時的好感和激情就去談婚論嫁,而是需要先了解清楚對方的人品和家風,否則嫁錯了人,搭上了不明事理的婆家,那婚后就很難有幸福可言了。
徐婭和王皓是通過朋友認識的,見面后都對彼此互有好感,而且也聊得來,有著很多共同的興趣,兩人沒多久就確定了戀愛關系,交往一年多后,在雙方父母的催婚下,便踏入了婚姻的殿堂,由于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小兩口想買房,雙方父母也都幫不上忙,婚后便開始了租房住。
雖然沒有自己的房子,但小兩口也在努力攢錢,平時也很節儉,只要有賺外快的機會也從不放過,就是希望有天能攢夠買房子的錢,王皓還有個弟弟,當年家里沒法支持兩人讀書,便由成績比較好的王皓繼續上學,弟弟則早早就出來打工賺錢貼補家用,也因此母親總覺得自己虧欠了小兒子,生活中也就比較偏心,王皓也對弟弟感到了愧疚,對弟弟的要求也是盡量去滿足。
再加上王皓結婚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平時也忙于工作,和父母的關系也開始疏遠起來,弟弟則嘴甜會說話,更深得父母的喜愛,母親便覺得王皓現在有能力了,就該多幫下弟弟,徐婭對此也有過不滿,覺得壓力本來就大,還要攢錢買房,小叔子也有工作,實在沒必要再去貼補。
只不過徐婭的抱怨,王皓卻從來沒有放在心上,只說弟弟被父母慣壞了,花錢有些大手大腳,自己作為老大,能幫就幫,而且自己能有現在的日子,也是多虧了當初弟弟的成全,徐婭拗不過丈夫,只能看著兩人一邊辛苦攢錢,又一邊被丈夫拿錢給小叔子揮霍。
直到那次,婆婆身體不好,就來城里看下醫生,那段時間也就在王皓租的房子里擠一擠,恰好徐婭也需要去出趟差,只不過那晚徐婭便和丈夫商量道,租的房子還是太小了,有時婆婆過來住都不方便,正好這些年攢的錢也夠買房付首付,等她回來后就去把看好的那套房子定下來,丈夫也同意了,可兩人的對話也被婆婆聽到了。
徐婭出差后,婆婆便開始旁敲側擊,詢問起小兩口攢了多少錢,王皓也很老實,直接就說已經有了20多萬,婆婆突然也想到小兒子一直說想要買輛車,還不能買太便宜的,不然會被人笑話,就像這次自己生病,要是小兒子有車,就能來接自己了。
于是便和王皓說起這事,王皓起先并不容易,可又架不住母親又哭又鬧,還說要是沒有弟弟,他哪來的今天,現在能結婚能買房都是靠當初弟弟的退讓,在婆婆的軟磨硬泡下,王皓心軟了,真的把這錢給了婆婆。
等到徐婭回來后,婆婆早就離開了,而當她發現家里的存款只剩兩萬塊錢時,便質問起丈夫買房的錢去哪了?丈夫卻說被母親借去給弟弟買車了,聽完這話徐婭徹底崩潰了,同時對這段婚姻不再抱有任何期待,并且堅決提出要離婚,王皓直到此時才后悔不已,可惜已經無法挽回了。
東野圭吾在《時生》里有段話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么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好的親情關系會讓人如沐春風,會給人帶來溫暖和幸福,但若是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就需要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盲目的聽從,否則只會被不斷的壓榨和索取,最終連自己的婚姻都無法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