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往往用“金屋藏嬌”這個成語來指人娶小老婆、養情婦, 含有戲謔、調侃之意,與成語的原意已經相差十萬八千里遠了。實際上,這個成語的由來,還是關于 漢武帝劉徹和他的堂妹阿嬌的愛情故事呢!
漢武帝劉徹從小與堂妹阿嬌一起奔跑嬉戲,捉蜻蜓、捕蝴蝶,可說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劉徹四歲那年,剛被封為膠東王,一天,在皇家苑囿游春,偌大的曠野里,青草漫山,碧波蕩漾, 皇親國戚們身著華服,在眾多美女的簇擁下,說說笑笑,熱鬧非常。這時,劉徹的姑母公主劉嫖將他喚來抱到膝上,逗他說:“娃兒,你想不想娶媳婦呀?”劉徹天真地答道:“當然想。”劉嫖指著周圍隨侍的上百個漂亮的侍女問他:“你看哪一個好啊? ”沒想到小 劉徹兩眼一翻說:“都不好! ”劉嫖又指著自己的女兒問:“那阿嬌好不好? ”劉徹頓時眉開眼笑:“阿嬌好!如果能夠娶得阿嬌做媳婦,我就造座金屋讓她住在里面。”
后來,劉徹還真的娶了阿嬌。 其間,劉嫖為使女兒能攀龍成鳳, 自然費盡心機;劉徹的生母王夫人也想借助皇姐劉嫖之力,使兒子能立為太子,更是不遺余力。 因此,在劉徹被立為太子時,阿嬌成了太子妃;在劉徹繼位為帝后, 阿嬌成了皇后,住上了比“金屋” 還奢華的皇宮。
但遺憾的是,阿嬌被立為皇后十余年仍無生育。偏偏劉徹是個“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無婦人”的人,后宮上萬美女都是他泄欲的對象。被幸的女人多,自然生育的機會也多,生了皇子的女人就會“母以子貴”,登上皇后的 寶座。所以,阿嬌感到地位已不穩固,于是到處求醫問藥。可是,她花錢九千萬,仍不見效。阿嬌氣憤至極,竟多次尋死,鬧得滿城風雨。劉徹非但不同情她,反而越來越厭惡她了。
為了挽回上意,重新得寵,并詛咒那些皇帝的新寵,阿嬌利令智昏,求助于巫蠱之術。她請了當時著名的巫婆楚服作法,把劉徹寵幸的女人塑成模像,用刀扎、針刺, 并書符咒、念咒語,讓她們失魂病重不得好死。偏巧劉徹懼怕鬼神,最恨行巫蠱之術者。 事發后,楚服被梟首示眾,三千余人株連被殺;阿嬌被廢去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過起了孤獨凄慘的生活。
但是,阿嬌不甘心失去的尊寵,她冥想苦想著挽回劉徹的情意之法,想來想去,她突然想到了大才子司馬相如。這司馬相如當年與卓文君鼓琴相知而結百年之好, 縱使生活貧困,當壚賣酒也不改初衷,傳為佳話。
阿嬌知道劉徹很崇拜司馬相如的文才,非常賞識他作的賦,于是奉上黃金百斤, 請司馬相如為她作陚。司馬相如果然不負所望,洋洋灑灑寫成了著名的《長門賦》,文采飛揚,情調哀惋,把阿嬌孤苦悲愴,盼望君主回心轉意的殷切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然而此時的劉徹已羽翼豐滿,帝位鞏固,他再也不在乎阿嬌之母劉嫖,對色衰無子的阿嬌沒有什么留戀,正與新歡衛子夫甜情蜜意,怎能為《長門賦》所動!
于是阿嬌只能終日以淚洗面,最后在長門宮郁郁而終。后代文人以此為題材,作了許多詩,詠嘆這場“長門怨”。
衛夫人侄兒霍去病是一代名將,衛氏家族權傾朝野。但衛子夫終因色衰失寵,迷信巫蠱,懸梁自盡。
擁有傾國之貌的李夫人,是著名樂師李延年的妹妹,也深得劉徹寵幸。她深知“色衰而愛弛,愛馳則恩絕”的道理,在一病不起之后,執意不以病容見劉徹一面,終于蒙頭向墻而亡。
“拳夫人”趙鉤弋,是漢武帝晚年最寵幸的妃子, 曾為他生下兒子劉弗陵;劉弗陵七歲時,劉徹怕“主少母壯,女主專權”,為了讓劉弗陵繼承皇位, 竟將趙鉤弋打入掖庭獄賜死。
李白的詩《妾薄命》說得好:昔曰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漢武帝雖然文治武功,彪炳千古,但他的“金屋”所藏之“嬌” 卻沒有一個的結局是美滿的,這也實在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