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裝劇《清平樂》中,我最感興趣的不是王凱飾演的官家趙禎,也不是江疏影飾演的皇后曹丹姝,而是任敏飾演的福康公主趙徽柔。
福康公主的一生有很大的反轉,幼年時她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后來卻因為一場不幸的婚姻毀了一生。而親手將她推向深淵的,正是她的父皇宋仁宗趙禎。
宋仁宗一生有過3個兒子13個女兒,而這16個孩子只有4個女兒長大成人,福康公主就是其中之一。
宋仁宗曾將萬千寵愛都給福康公主,然而后來他卻因為對生母愧疚,親手斷送了女兒的幸福。
想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我們還要從“貍貓換太子”的故事講起。
“貍貓換太子”說的是宋真宗趙恒的劉妃為了爭奪皇后之位,命人將李妃生下的皇子換成了一只剝了皮的貍貓。李妃因此被打入冷宮,后流落民間,而小仁宗則在八賢王的庇佑下長大。
不久后劉妃生下一子成功上位,皇子卻在六年后夭折。后繼無人的宋真宗只好過繼八賢王養大的小仁宗,并立為太子。宋真宗駕崩后,小仁宗即位,后來在包拯的幫助下李妃母子得以團聚。
雖然以上故事情節都是由后人杜撰的,但歷史上宋仁宗趙禎的生母的確是李宸妃,而非劉娥。而且與“貍貓換太子”大團圓的結局不一樣,宋仁宗此生從未與生母見過面。
當初宋真宗劉恒的郭皇后去世,他想立出身貧賤且無子嗣的劉娥為皇后,遭到朝臣的強烈反對。后來原為劉娥侍女的李氏生下一子,劉娥便據為己有,她也因此登上皇后的寶座。
宋真宗駕崩后,宋仁宗趙禎即位,劉娥成為尊貴的皇太后,而他的生母卻被遷往永定陵守陵。直到劉娥去世后,宋仁宗才從燕王趙元儼口中得知自己的生母另有其人。
而當宋仁宗知曉身世之謎時,李宸妃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追隨先皇而去了。
好在劉娥在李氏臨終前將其晉封為宸妃,后又聽取宰相呂夷簡的建議,讓李宸妃以太后的衣冠入殮,用水銀養護她的遺體,并將她安葬在洪福院。所以宋仁宗并沒有因為生母怨恨劉娥,也沒有遷怒于劉家人。
為了彌補對生母的愧疚之情,宋仁宗追封她為皇太后,上謚號壯懿,讓其陪葬永定陵。慶歷年間,宋仁宗為生母改謚章懿,并升祔太廟,讓她享受到和劉娥一樣的待遇。
即便給了生母無上哀榮,宋仁宗的內心仍然覺得有所虧欠。于是宋仁宗不斷封賞舅舅李用和一家,甚至將他最疼愛的福康公主下嫁李家。
宋仁宗趙禎13歲即位,15歲大婚,直到28歲才第一次當爹,可惜長子趙昉剛出生就夭折了。痛失長子的第二年,苗氏為其生下長女福康公主,后又生一子趙昕(兩歲夭折)。
對于福康公主,宋仁宗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壞了。小時候的福康公主也是宋仁宗的貼心小棉襖,有一次宋仁宗生病,福康公主赤足散發誠心祈禱,甚至愿意代父受罪。
然而這樣父慈女孝的和諧場面,卻隨著一場包辦婚姻消失不見了。宋仁宗變成了固執己見的封建家長,福康公主則變成了被父母寵壞了的刁蠻公主。
福康公主9歲那年,宋仁宗將她許配給李用和的庶子李瑋,他們倆雖是表侄女和表叔的關系,但年齡只相差四歲。等到福康公主20歲時,宋仁宗將其晉封為兗國公主,不久后讓她和李瑋正式完婚。
為了福康公主婚后能幸福,宋仁宗打破祖制給愛女舉行隆重的冊封禮,不惜斥資數十萬緡錢營建公主府,每個月還給她一千貫用作生活費。宋仁宗做了很多他以為對福康公主好的事,唯獨沒有問問女兒喜不喜歡他選的駙馬。
從史料來看,福康公主從一開始就看不上李瑋,甚至因為這場包辦婚姻落下心病。出嫁前一年,宋仁宗突發魔怔大罵皇后和張茂則謀逆,攪得后宮朝堂人心不安,然而當時精神失常的福康公主竟不知情。
所以,福康公主和李瑋的這場婚姻注定會以悲劇收尾。
心高氣傲的福康公主,或許正如《清平樂》中所演的那樣,她的意中人是像“神仙哥哥”曹評那樣文武雙全的世家子弟。而長相一般、為人木訥、毫無情趣且只是靠裙帶關系上位的李瑋,自然入不了福康公主的法眼。
出嫁之后,福康公主對李瑋并沒有日久生情。縱然李瑋在書法和作畫上有一些天賦,福康公主仍將他看作見識淺陋之人,并且拒絕跟他有任何親密的舉動。
李瑋尚且能容忍,但他的生母楊氏卻不忍兒子受委屈,總是拿出一副婆婆的姿態指責公主。但是宋真宗曾定下一條規矩,公主出嫁后和公公婆婆平輩,見著他們不用行禮。
受益于這條規矩,福康公主對楊氏毫無尊重可言,甚至在嘉祐五年對她大打出手。
原來楊氏偷窺福康公主和家監梁懷吉等人對飲,福康公主一怒之下毆打楊氏,并不顧禮法夜闖宮門找宋仁宗訴苦。宋仁宗心疼公主,將李瑋貶官并罰銅三十斤,將他的母親楊氏交由其兄李璋代為贍養。
然而言官們并不姑息這位天之嬌女,無奈之下宋仁宗只得將梁懷吉發配到洛陽,遣散了公主府其余的家臣,并將手腳不干凈的公主乳母韓氏趕出皇宮。
多方刺激之下,福康公主喪失了理智,屢屢做出自殘的行為,宋仁宗一時心軟又將梁懷吉等人召回。為避免福康公主再尋短見,宋仁宗將她留在宮中照顧。
如此一來,李璋便代替弟弟李瑋提出和離,宋仁宗順水推舟點頭應允。礙于司馬光緊抓不放,宋仁宗將長女由兗國公主降為沂國公主,并賜李瑋兩百兩金子以示安慰。
可是幾個月之后,病重的宋仁宗又改變了主意,他將長女晉封為岐國公主,并讓她與李瑋復婚。福康公主依然沒得選擇,她只能遵從父命繼續著有名無實的婚姻。
宋仁宗趙禎一命嗚呼后,福康公主雖然先后被晉升為越國長公主和楚國大長公主,但是她與生俱來的優越感早已蕩然無存,對生活無望的她于33歲那年郁郁而終了。
據王安石【熙寧奏對日錄】記載,福康公主最后的時光十分凄慘,李瑋對她不聞不問,生病了也得不到及時治療,衣服和被子上都生滿了虱子,還因為取炭生火燒傷面部。
也許是為了給姑姑出氣,也許是為了維護皇家的臉面,宋神宗一怒之下將李瑋貶為郴州團練使陳州安置。
了解完前因后果,你們認為誰該為福康公主悲慘的結局買單呢?
小編認為始作俑者還是宋仁宗趙禎,若不是他一味為了心安恩賞母家,福康公主或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李瑋也可能會遇到彼此相愛的人。
【我是出口未成章,一位90后的歷史愛好者,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關注我,我將為您帶來更多歷史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