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30年前的伊拉克欠錢不還 翻臉發兵入侵債主科威特 結果悲劇了

1990年8月2日凌晨2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令10萬大軍對鄰國科威特發動進攻,短短3小時,這個石油資源豐富的君主制小國首都淪陷,元首賈比爾三世逃往沙特阿拉伯。6天后,科威特宣告滅亡,伊拉克正式將科威特并吞為第19個行省。

如此迅速的閃電作戰,就連緊盯中東動態的歐美國家都反應不過來。1991年1月17日,由聯合國所授權組成的34國聯軍執行“沙漠風暴”,才成功讓伊拉克將軍隊撤出科威特,結束近7個月的軍事占領。

但30年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陰霾仍然籠罩著中東地區,盡管科威特已恢復昔日富裕榮景,但許多人認為當年戰爭種下該地區破壞的種子。伊拉克前將領塔菲克接受半島電視臺訪問指出:“那天早上聽到(入侵)消息時,痛苦和絕望淹沒了我。對于兩個波斯灣國家來說,都是可怕的一天;對伊拉克而言,這絕對是走向盡頭的開端,自此一切都變了。”

一、為什么入侵?薩達姆無止盡的貪婪野心

位于伊拉克東南方的小國科威特,一個彈丸之地卻擁有1040億桶石油探明儲量,豐饒但毫無招架之力,使它成為第一次波灣戰爭(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的引爆點。

伊拉克與科威特在兩伊戰爭(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期間結為盟友,科威特義氣相挺,出借140億美元急需資金給伊拉克,但是在兩伊戰爭結束后,經濟衰微且背負巨額債務的伊拉克需要更多的財政援助,它的野心望向科威特龐大的石油資源,并期望科威特可以減輕其債務負擔。

1990年8月2日,科威特拒絕免除伊拉克債務的幾周后,伊拉克時任總統薩達姆下令發動攻勢吞并科威特,僅花2天即擊潰科威特三軍,8月8日宣布科威特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

華盛頓智庫“海灣國際論壇”主任塔弗指出:“從科威特的角度來看,伊拉克一直對科威特懷有擴張計劃,其入侵舉動也符合這計劃。許多科威特人還覺得,伊拉克很想控制科威特豐足的石油儲備,入侵很大程度上是因其野心所致。”

事實上,科威特在1961年6月19日即脫離英國獨立建國,但伊拉克始終沒有承認科威特獨立。薩達姆在國內的政治宣傳主張,科威特自古以來都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只是十九世紀時遭大英帝國分割,而占據科威特則是伊拉克建立大阿拉伯聯盟的第一步。

二、欠錢不還,攻占債主國 伊拉克遭國際聯軍擊潰

入侵舉動立刻遭到國際社會譴責,各國開始尋求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上懲罰伊拉克。1990年8月6日,聯合國安理會要求伊拉克“立即無條件撤離在科威特的部隊”,安理會還對巴格達實施貿易金融制裁和軍事禁運。

隔天,美國時任總統老布什保護美國在中東利益,宣布執行“沙漠之盾行動”:派遣1萬5000名美軍、32艘驅逐艦、100架直升機與戰斗機前往沙特阿拉伯,防范沙國遭伊拉克入侵。同時,老布什也透過外交手腕,促成美國、英國、法國、韓國等35國組成對抗伊拉克的聯軍。

直到同年11月底,伊拉克仍藐視國際壓力。在美國運籌帷幄下,聯合國安理會于11月29日通過第678號決議,向伊拉克軍隊發出“1991年1月15日之前無條件撤出科威特”的最后通牒,否則將允許各國“動用一切手段”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第678號決議也成為國際聯軍攻入科威特的依據。

直到最后期限屆滿,薩達姆果然硬撐著不撤軍,忍耐已久的美國等35國聯軍于1991年1月17日發起沙漠風暴,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軍事目標進行猛烈轟炸,連續42天內出動空軍飛行逾10萬架次,投下8萬8500公噸的彈藥。2月24日,聯軍兵分三路發動地面進攻,僅花100小時就擊潰伊拉克軍隊,迫使薩達姆宣布科威特獲得解放。聯軍2月27日停火,為期43天的行動結束。

三、亡國之痛凝聚科威特民族的團結

經過近7個月的占領,伊拉克在遭受數萬官兵和平民傷亡,以及基礎設施被破壞殆盡之后,終于接受聯合國所有決議。科威特作為主要戰場也損失慘重,全國社區幾近全毀,數百名科威特人民遭殺害或慘受酷刑,伊拉克軍隊在撤出之前,將科威特賴以為生的大部分油井引燃。

科威特復國后,科威特埃米爾賈比爾三世返國重建故土。半島電視臺引述專家說法指出,科威特至今都未恢復戰前的富裕狀態,不過海灣小國還是找回部分和諧與繁榮,僅有一些科威特人民仍對當年的亡國恨耿耿于懷,也對美國的暴力轟炸行動、戰爭期間棄國逃亡的人感到不滿。

波斯灣情勢專家、倫敦政經學院中東研究所研究員弗里爾解釋說,科威特除了戰后重建有成以外,還保留了國際名譽與地位,尤其是在1992年恢復國會選舉之后。他補充表示,經歷了亡國之痛也使科威特民族更加團結,也對埃米爾家族更為效忠。

四、入侵科威特,是伊拉克自取滅亡的開端

對伊拉克而言,入侵科威特為該國開啟數十年破壞動蕩的大門。波斯灣戰爭結束后,伊拉克沒有如愿獲得科威特的石油儲備,也沒有成為中東強權,反而成為國際社會認為的流氓國家。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展開為期8年的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長達24年的統治。

但是美國不體面的入侵行動留下矛盾種子,其扶植的親美派主要由阿里派組成,但那是薩達姆期間長期遭到鎮壓的派別,也因此伊拉克陷入血腥的宗派沖突至今。“海灣國際論壇”主任塔弗解釋:“戰爭使伊拉克在經濟、政治、軍事上更加脆弱。此外鄰近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和伊朗發展出對立關系,使伊拉克在該地區處于政治孤立狀態。”

盡管近年IS覆滅、原油產量創新高,伊拉克仍擺脫不了沖突矛盾、貪污腐敗、經濟蕭條、公共服務破敗等問題。盡管伊拉克石油儲量居全球第四,但人民受到聯合國嚴厲制裁和多年禁運之苦,2014年該國4000萬人口中,竟有22.5%每天收入不到1.9美元,1/6家戶三餐不繼,失業率也高達17%。

伊拉克退役陸軍上將塔菲克回憶說:“制裁和孤立使伊拉克屈服。戰爭結束后,我就算花掉全部月薪(當時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也不能給自己買一包香煙。那次入侵摧毀了伊拉克。情況只有變得越來越糟。”

五、波斯灣戰爭的唯一勝者:美國

“波斯灣戰爭為擴大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并鞏固其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提供了地緣戰略機會。”——波斯灣局勢專家塔弗

第一次波灣戰爭以聯軍全面勝利收場,聯軍一共派出逾95萬軍人,包括70萬美軍,伊拉克則有65萬軍力,但雙方死亡人數懸殊,伊拉克至少有2萬5000人喪命,聯軍僅有292人陣亡。波灣戰爭是美國自越戰慘敗之后,發動最大規模的戰爭,透過國際媒體不間斷直播報道,這場戰爭不僅重振美軍在世界上的聲威,也讓老布什支持率大增。

半島電視臺指出,波斯灣戰爭的主要長期影響是,為美國在該地區增強軍事實力鋪平了道路。盡管當初是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擔憂伊拉克擴張行動,才要求美方提供軍事援助,但不可否認,華府當局參戰可以得到明確利益。

“海灣國際論壇”主任塔弗解析:“老布什擔心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這將導致石油生產中斷,從而對全球經濟造成連鎖沖擊。此外波斯灣戰爭為擴大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并鞏固其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提供了地緣戰略機會。”

“在波斯灣地區拓展安全角色后,美國獲得了經濟利益。隨著美國開始與海灣國家進行更多軍事合作,雙邊國防和軍事貿易也有所增加。”塔弗表示。倫敦政經學院中東研究所研究員弗里爾贊同其看法:“戰爭可以說合理化了,美國在阿拉伯半島擴大軍事足跡的現象。美軍如今在科威特、卡塔爾設有大型基地,在巴林也有海軍基地。”

這也為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奠定了基礎,毫不意外,在行動開始之前,成千上萬美軍在科威特集結,科威特成為美軍占領伊拉克的橋頭堡。弗里爾還指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大獲全勝之后,增強了美國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念頭,“因為美國(1991年)介入并沒有導致伊拉克權力更迭,因此產生一種任務未完成的感覺,這是老布什第一任期內想要達成,但沒有強行做到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近代最“囂張”老賴,欠錢不想還,派出軍隊將債主給消滅了
不想還債怎么辦?1990年,這個國家花費一天時間,把債主給滅了
海灣戰爭時,為何薩達姆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其實是高招
因為一條河,兩個強國打了8年,軍隊陣亡50萬,100萬人喪生
欠錢最囂張的國家,派出軍隊滅掉債主,劃成自己的一個省份
此國欠下140億強行賴賬,遭拒后直接滅掉債主國,結果倒貼兩千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龙南县| 民权县| 来凤县| 赤峰市| 定结县| 巩留县| 新兴县| 龙江县| 龙门县| 竹北市| 太仓市| 溆浦县| 平塘县| 本溪| 疏附县| 土默特左旗| 恩施市| 咸丰县| 汝州市| 巫山县| 黎平县| 延川县| 山阴县| 库伦旗| 科尔| 青铜峡市| 黔东| 关岭| 富宁县| 巴青县| 壤塘县| 蒲江县| 罗定市| 双城市| 曲阳县| 高雄县| 新晃| 绥宁县| 瑞金市|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