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百病始于腳,養生先養腳。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但是在養生的同時,往往忽視了身體內臟器官的保養。
肝臟作為人體的啞巴器官,容易被忽視,大部分人認為沒有感到疼痛,肝功能就是健康的,其實肝臟沒有痛覺神經,我們人體感受到的異常也比較遲緩,不容易在第一時間察覺到。
不過,人的雙腳是疾病的警報器,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雙腳會出現一些信號。若發現腳部出現以下三種癥狀,要及時查診,別等肝癌“興風作浪”。
肝臟出現疾病雙腳會有哪些信號?
1、腳掌變白
當肝臟出現問題時,身體內的新陳代謝速率會下降,血液中存在大量的代謝廢物,導致血管堵塞,且血液循環受到影響,肝的造血能力隨之下降了,四肢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給,腳掌會出現泛白無血色的現象。
2、腳掌的紋路增多
肝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幫助人們代謝出體內的毒素和垃圾,當肝受損,血液流動速率會受到影響,腳部又是在肢體的末端,血流的方向比較遠,毒素容易在腳部淤積,導致腳底的紋路增多。
3、腳底皮膚粗糙干燥
空氣相對比較干燥的季節,人的皮膚就會變得粗糙干燥,當腳底的皮膚出現干燥粗糙的現象是多認數人都認為這只是與天氣有關系,其實這與身體內分泌也有密切聯系。
體內內分泌出現失衡的現象,就會導致皮膚變得暗黃粗糙,而肝臟細胞受損也會擾亂身體的內分泌,久而久之便會導致皮膚出現蛻皮,干燥等現象。
4、腳趾甲粗糙
中醫上講“肝主筋”,而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正常人的腳趾甲大多是紅潤且有光澤的,硬度也是適中的。
當肝臟出現問題,腳指甲摸上去感覺比較軟薄,而且還容易脆裂變形,且看起來沒有血色的感覺,十有八九是因為肝火旺盛引起的。肝火過于旺盛,影響到肝的正常運轉,肝氣運行不暢,腳趾甲就容易變得又黃又脆。
4類食物或比喝酒還“傷肝”
勸你再饞也要忍住
傷肝食物一:高糖食物
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轉化為脂肪儲存在肝臟,造成肝臟的代謝負擔加重,影響肝臟健康,甚至會誘發脂肪肝等肝臟問題。
傷肝食物二:腌制食物
加工腌制類的食物放入的鹽分非常多,隨著腌制的時間越長含有的雜質會越多,比如亞硝酸鹽,硝酸鹽等等。
人在吃過之后,肝臟只能排出其中一部分的毒素,大部分還是只會停留在體內,常吃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影響正常的肝功能。
傷肝食物三:燒烤食物
根據研究表明,肉直接在高溫下進行燒烤會產生一種叫做苯并比的物質,這種物質容易損害到胃粘膜,使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肝臟負擔。
傷肝食物四:高脂食物
高脂油膩的食物容易導致脂肪代謝紊亂,使脂肪堆積在肝臟內形成脂肪肝,除了少吃五花肉等肥甘厚膩的食物外,油炸油煎香酥等食物也不要多吃。
肝臟對于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俗話說治病不如防病,想要養護肝臟的健康,可以在飲食、作息、心態上多加注意,平時一定要多觀察自己身體各部位健康狀況,如果發現有一些異樣最好及時去檢查。